感動全網(wǎng)的父親走后,“天才譯者”金曉宇無處可去
一年前,因為母親去世,父親金性勇心存擔憂,他寫了一篇《我們的天才兒子》,將患有躁郁癥多年的小兒子金曉宇推到了公眾的視野中。這篇自述感動了無數(shù)人。2023年1月,父親金性勇去世,51歲的“天才譯者”金曉勇,開始學著獨立生存。
(資料圖片)
“40歲才開始翻譯,怎么可能是天才?!睂τ谕饨缃o他的“天才”標簽,金曉宇有自己的考量。比起天才,翻譯工作需要的更是勤勉,過去10年,金曉宇一直在和頑疾躁郁癥共處,并用他僅剩的一只眼視力,陸陸續(xù)續(xù)翻譯了300多萬字包括日語、德語和英文。
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在離世前,金性勇夫婦提前交代“不下葬”。不管想的多么詳盡,父母覺得自己的托孤計劃還是有些遺憾。然而,天人永隔的日子還是來了,接下來的路,金曉宇只能靠自己。
金曉宇回家了。
他在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住了一個多月,這是他今年第一個發(fā)病周期的結束。
這位被譽為“天才譯者”的雙相情感障礙癥患者,自1992年起幾乎每年都要去醫(yī)院。今年1月父親金性勇去世沒多久,受刺激的金曉宇病情發(fā)作,住進以精神衛(wèi)生治療見長的杭州七院。
一個多月里,冬雪融了,春草長了,小區(qū)看起來一切如舊,但已物是人非。
與往常不同的是,接金曉宇出院的人從父親變成了表哥。一樓屋前,面對的是底部裂縫的木門和生銹的柵欄,沒帶鑰匙的兩人顯得手足無措,從屋前繞到屋后,再原路返回,幾趟折騰下來毫無收獲。小屋失去了主人,金曉宇沒了爹。1月18日,有基礎病的雙蕩弄社區(qū)老居民金性勇染上新冠送醫(yī)不久宣告不治。
“10來號送進去的,沒幾天就走了?!鄙鐓^(qū)黨委書記黃麗娜語帶惋惜,老金走前的一年里,奮勇一舉,將他的“天才兒子”送至世人眼前,滿眼璀璨,但終究也留下了不少遺憾。
上世紀90年代初,杭州市高級中學失去了一位高二學生,杭州居民金性勇與曹美藻夫婦被迫接受了兒子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事實。此后20年光景,在自己20平米的小房間內(nèi),身患精神疾病的金曉宇在病情穩(wěn)定時自學英日德三語,翻譯十多部外文著作,并加入浙江省翻譯協(xié)會。但在生活的另一面,也是因為病情,金曉宇與父母維持著平淡、瑣屑又進退維谷的親情關系。
前些年,金性勇的老伴去世,今年年初,金性勇也走了。賴以支撐的父親去世了,51歲的金曉宇喪失雙親后的路,才剛剛開始。
〓金曉宇出院回家的這幾天,雙蕩弄小區(qū)的玉蘭花開的正旺。
供金曉宇“打來打去的人”,沒有了
傍晚時分,滿頭白發(fā)的秦奶奶坐在雙蕩弄小區(qū)的涼亭里,跟行人打著招呼。“好像就在昨天似的?!迸峙值摹⒅糁照?、顫顫巍巍的金性勇從她眼前走過,腿腳靈便的秦奶奶搶步上前,幫他扔掉生活垃圾,而現(xiàn)在,“人突然就沒了?!?/p>
雙蕩弄是拱墅區(qū)的一個老小區(qū),住的很多是老年退休居民,金曉宇家的屋子前面和左邊各有一個亭子,供居民日常聊天歇息。像小區(qū)那株玉蘭樹一樣,這里的生老病死是件尋常的事情,人們談論著人生的無常,又轉身忙碌自己的生活。
“金師傅之前就一直跟我說腳腫?!秉S麗娜書記說著眉頭皺在一起,“我讓他去醫(yī)院看,他說吃點中藥就好。”
老金退休前是杭州民生藥廠的工程師,半輩子和化工醫(yī)藥知識為伴,在病癥初顯之際就對照醫(yī)藥書籍和網(wǎng)絡,堅持“能省則省”的生存原則自己抓藥治療。直到最后時刻,金曉宇向社區(qū)電話求助,被120緊急送醫(yī),辦完入院手續(xù)已是午夜時分。
1月17日,老金被轉入ICU。1月18日16時,醫(yī)院宣告老金離世,金性勇的名字由“死亡通知書”再次轉移到“遺體捐贈協(xié)議”上,并由此塵埃落定。
很少有人知道他因為什么病走的,“只聽說是腎臟不好。”對金性勇來說,生命最后一程走得很快,“沒吃太多苦,也沒花什么錢。”社區(qū)的書記和鄰居都覺得這就是金性勇想要的結局。
金性勇生前豁達,曾向媒體坦言:“等我走了,就(兒子)他一人,人家來幫我收,我到了那邊,衣服也不要換了,拿走就好?!?/p>
〓金曉宇父子常去的社區(qū)食堂,父親去世后,食堂老板已很久沒見金曉宇了。
對金曉宇和老金一家的故事,雙蕩弄小區(qū)的居民也是知道沒多久,有關金家的動向新聞,居民們大多是從手機上捕捉到的。平常時間,大家關起門,各過各的日子,沒幾個人認識金曉宇。
金家靠東的一間房子空著,90多歲的鄰居被子女接走照顧,房間空關著。另一家顯然對金曉宇并不關心,金曉宇出院后,有人去造訪敲門,這戶人家的年輕人說了一句“不知道”便匆匆關上門。
金性勇夫婦早年從北方調到南方,是典型的小知識分子家庭?!八赣H還在的時候,聽她說兒子是因為在學校里談戀愛出的情況?!迸c金曉宇母親曹美藻交好的一位社區(qū)老年居民說,因為精神有疾,金曉宇在家很受憐愛,一個人要睡大房間,父母兩人睡各自的小房間。
知識分子家庭好面子。從前,在這個老舊的小屋里面,家庭辛酸和悲切人生插曲常常會無奈地上演。
金曉宇每年要發(fā)病幾次,發(fā)病的時候會動手打父母,都是關起門來打?!坝幸淮?,曹美藻半夜敲鄰居的門,說她兒子打她,把她趕出來。她說她兒子打她跟打皮球一樣的?!辈贿^,這位居民說,腦子正常的時候,曉宇對媽媽也很好,不正常了就不管天不管地地亂來。
去年的一天,金曉宇晚上又發(fā)病,跑出去沒回家,老金就到處找他,還到派出所查監(jiān)控?!昂髞戆l(fā)現(xiàn)他跑到山上的公墓去了,說是找媽媽去了。其實曉宇不知道他媽媽根本沒買公墓,只是把骨灰寄存在殯儀館。人找回來了問他,曉宇說是想媽媽了?!编従忧啬棠陶f。
金性勇、曹美藻夫婦相繼走了,供金曉宇“打來打去的人”,沒有了。老金去世后不久,今年元宵節(jié)前,金曉宇因“雙相精神障礙”復發(fā)被送往醫(yī)院接受治療。
〓2023年3月9日杭州市翻譯協(xié)會于杭州Lamuor拉姆咖啡(青年店)為金曉宇慶生
想讓“天才兒子”的招牌傳播廣一點、再廣一點
“從臨床角度來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親人的突然離世可能會對精神病評估產(chǎn)生重要影響。當病人失去了親人,即使是發(fā)生在生命晚期的時候,也會對自我和自我反思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海外的一位精神疾病研究專家說。
對于兒子的再次病發(fā),逝去的老金再也幫不上了。出于愛和責任,長期投入孤獨而又偉大的對兒子的照護事業(yè),這對隱忍、勤儉的老年夫婦的生活,此前很長的一段日子里,旁人很少有人了解。
“曉宇剛搬來的時候,他爸爸媽媽不希望別人知道他這個病?!鄙鐓^(qū)書記黃麗娜最初也對金性勇事后對媒體大肆渲染的行為感到不解,現(xiàn)在想來,這大概是父親老金為兒子下的最后一盤“大棋”。
老伴曹美藻去世后,親耳聽到死神腳步聲的金性勇“警鈴大作”,開啟了以年為單位的時間賽跑。
想為兒子爭取更多的關注和照顧。用一部老年手機,攤開一張舊報紙,他展開了自我救贖之路,老金撥通了《杭州日報》的報料電話,“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痹捯袈涞夭痪?,這間簡陋的小屋就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雙蕩弄小區(qū)專門在社區(qū)給金曉宇設置了宣傳欄,社區(qū)書記講解。
“天才譯者”金曉宇的故事很快傳遍全國。媒體記者們的采訪熱忱,多少超出老金的意料,“去年來采訪的記者很多,全國各地趕來的人都有?!苯饡杂罴疫吷嫌袔字灰柏?,退休的黃奶奶網(wǎng)上買了200來塊錢的貓糧,來給野貓喂食。
“每天金家門口都是長槍短炮的,金師傅都說自己可憐,中午都沒得休息,總有陌生人來敲門。晚上八九點鐘還不走,攝像機架在門口。我說你可以門口掛個‘請勿打擾’的牌子,他也沒掛?!编従狱S奶奶為金性勇的堅持感嘆。
父子二人的故事,倏忽間被投擲到“答記者問”的社會大場面中,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轟然造勢下,萬字的非虛構故事層出不窮,抖音短視頻動輒轉發(fā)量上萬,金曉宇一舉成為全民關注重心——“連菜市場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天才翻譯家”。
雙蕩弄小區(qū)對面是社區(qū)的老年食堂,上年齡的居民在這里買菜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有一天晚上,金家父子忙著接受采訪,錯過了飯點時間,食堂老板接到社區(qū)書記的電話,讓他幫忙送餐。老板提著飯盒,穿過馬路,找到對面的雙蕩弄小區(qū),問了好多家才找到。
金性勇的初步計劃完美落地,但此時身體抱恙、不勝其擾的他依舊保有“契約精神”,切割休息時段來接待每一位來客,想讓“天才兒子”的招牌傳播廣一點、再廣一點。
金家的住所,三室一廳,兩張床、一個大衣柜、一個舊書柜,室內(nèi)水泥地,沒任何裝潢,房頂上面還漏水。媒體造訪者多了,社區(qū)出面主動聯(lián)系了一家裝修公司,談了一個最優(yōu)惠裝修價格,想幫金家重新整飭一下。老金問過金曉宇,同不同意,到外面租個房子,小金說不要。
金曉宇就是金性勇的一切。
金性勇臨去世前,跟別人說,終于把曉宇的故事讓社會知道了,他也可以閉眼了。
“幫幫我們曉宇吧!”
金性勇這座大廈一夜之傾前,原本有著更現(xiàn)實的計劃,那就是在兒子曉宇出名后、自己的人生告別前,為他找個照顧他的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