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焦點:95后海歸女孩:從投行辭職,進直播間在琴弦上冒險
采寫/戴雯
編輯/宋建華
(相關資料圖)
郭安安在極簡設計的工業(yè)風房間里演奏
人這一生,總會面臨幾次關鍵選擇。有些時候,會選擇求穩(wěn),有些時候,會選擇冒險。但無論怎么選,大部分時候,人們都會做出與社會期望相符的選擇,哪怕行不由衷。而如今,在直播大潮下,選擇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對于抖音直播間里的中提琴手郭安安來說,她的選擇是個巧合。這名學金融管理出身、有海外留學背景、曾任職投資銀行的95后女孩,選擇辭職,然后成為了一名內容創(chuàng)作者。對她來說,這樣的選擇,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期間,抖音直播的意外經歷堅定了她的勇氣。
如今,她在抖音上,給一百萬人演奏中提琴,與她熱愛的音樂一起,創(chuàng)造了屬于她和觀眾們的全世界。
音樂對人心的觸及,沒有大眾或小眾的分別
體面的“流水線”
就是這里了。站在一間毛坯工業(yè)風的畫室里,@安安晚安拿起了她的中提琴。
水泥色極簡設計的房間與陳設是特意選擇的。衣服是純白色的大衣。她梳著馬尾,閉著眼睛,只管演奏,表情安靜。音樂是《DanceforMeWallis》的前奏,是電影《傾國之戀》的配樂——這部麥當娜導演的小眾電影,看過的人并不多。
但音樂對人心的觸及,有時候并沒有大眾或小眾的分別。這段極簡主義的旋律,像蔓延的火焰,也像逐步逼近的命運,在空曠的房間里,發(fā)出清晰又低沉的回響。評論里,有人覺得窒息,有人聽得悲情,還有人聽出了沉淪。這是她在抖音上發(fā)的第5個演奏視頻,獲得了12.5萬個點贊。
這一刻,她隱約注意到了,命運的另一種可能性。
那是2020年9月,她站在了命運的分岔路口。當時她剛畢業(yè),正在優(yōu)秀之路上狂奔——她在多倫多大學本科學了經濟,又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完成了金融管理碩士課程,畢業(yè)后,獲得了一份相當體面的工作,進入了投資銀行。
一開始,她的確是懷抱著對商業(yè)世界的熱情,進入這個行業(yè)的。
“我對公司經營感興趣,覺得能依靠財務核查等手段,去看明白一個公司的盈利模式和運作狀態(tài)?!?/p>
但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在于,投資銀行的工作,盡管光鮮,代價卻是對自我的耗損,它像是另一種流水線。
比如,一家公司上市前,需要投行幫忙解決上市前的各種問題。有時候,她需要訪談所有的公司高管,做一個表格,表格上該問什么問題都已經列好,“是一套程式化的流程”。更無聊的是核查所有高管的銀行流水,一條條審閱,超過50萬的轉賬記錄要登記在表格上……
當然,比起無聊,還有更難熬的事。
“有時候,他們(投行)會專門給你壓力測試,給你一些額外的東西讓你當天做完。比方說限定時間,在當天晚上11點給你一個任務,然后第二天早晨就要交成果。這樣你只能熬夜做一晚上——這種被迫通宵的生活是恐怖的。”
在這樣的困頓中,她想出來的辦法,是用意義來對抗無意義。
從小到大,郭安安都一直在學習并演奏中提琴,并因此愛上了古典音樂。所以,相比投行消耗體力與精力的工作,她覺得在抖音上普及小眾音樂,并用自己熱愛的音樂和自己營造的音畫場景去感染、影響更多人,幫助更多人養(yǎng)成音樂的審美,要有意義得多。
她所從事的行業(yè)中,有一個術語叫做“對沖”,她覺得那時的自己就是在對沖。只不過,意義能對沖,時間卻不能。一邊做抖音,一邊干投行,她的時間和精力,很快無力支撐她兩者兼顧下去。
她需要做出選擇。
抖音直播間里的郭安安如今擁有百萬粉絲
兩個自己
她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選擇。
抖音上,如今她有百萬粉絲。百萬只是一個空洞的數(shù)字,很容易令人沒有實感。但要知道,奧地利的6層維也納金色大廳,坐滿了也只能裝下約2000人。除此之外,她還發(fā)布了246條視頻作品,幾乎全部都與中提琴演奏有關,總共獲得了超過一千萬個贊。
但是,如果你據此得出結論,她一定很熱愛中提琴,那就錯了。
恰恰相反,中提琴曾經是她最頭痛的事。
小時候,被老師選擇去拉中提琴的時候,她是被動和茫然的。那時,她遇到了一個極為資深、但是也極為嚴苛的中提琴老師。那段經歷里,她得到了一生中最多的否定評價,“說我太浮躁了,太不用功了……當時我甚至都不理解什么叫浮躁,但我覺得被老師罵很痛苦?!?/p>
即便到現(xiàn)在,兒時學琴的場景,也會在她的腦海里閃回。每次學完琴,當她從老師家出來,都會經過電梯間。年少的她,望著電梯間窗外小區(qū)的綠色,“每次都覺得生無可戀”。
但當她登上舞臺,那種“聚光燈打在身上”的感覺,那種身處樂團中感受交響樂宏大敘事的奇妙,讓她堅持了下來。
她參加的交響樂團一共一百多位樂手,她所屬的聲部一共十幾個人,最開始,她先練習自己譜子的部分,“我能聽到別人在隔壁房間傳來的聲音,但不知道最后呈現(xiàn)出來是什么樣子?!?/p>
當她第一次去跟所有人排練,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還有低音提琴,四種提琴配合演奏真的很好聽。再加上管樂、打擊樂,就連原本覺得枯燥的長音,當豎琴聲音一進來,也會變得很有味道?!?/p>
等到正式演出,那是讓她真正沉浸在交響樂魅力的時刻。舞臺的白色燈光打在她身上,溫度令人微汗、緊張,她聽見“長號、長笛的聲音就在后腦勺響起”,自己中提琴的底色,也因此有了層次感,“這時候就不再是你一個人孤軍奮戰(zhàn),交響樂就像一個大型的故事,這種交織的感覺,讓我覺得幸福。”
這種“成為了偉大作品的一部分”的體驗,讓她真正愛上了中提琴,愛上了音樂。在那之后,就是不斷地練習、登臺。
哪怕后來長大、出國留學學習商科,她也延續(xù)了這種“雙重身份”的模式——下課后,她會馬不停蹄趕往一個又一個音樂廳,作為前多倫多青年交響樂團的中提琴首席,或者室內樂團的組織者,忙碌著一個又一個樂隊的演出,用音樂鏈接著臺上和臺下的人們。
音樂可以鏈接、影響更多的人
直播間與大世界
如今,從投行辭職的“安安晚安”,有了更多的時間用在抖音創(chuàng)作上。
這個努力取得了效果。因為她發(fā)現(xiàn),中提琴盡管是個偏冷門的樂器,但卻意外的很適合直播。中提琴的四條弦,分別是C、G、D、A,比小提琴低五度,但又比大提琴高八度。安安覺得,“它結合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優(yōu)點,不會太尖細,也不會太低沉,它有一種悶悶的感覺,仿佛帶點鼻音,有一種柔和的質感,就像是人聲在訴說?!?/p>
也有一種說法,中提琴的C弦,是最美的那根弦,就是因為它獨特的有點“悶”、又有點“緊張”的音色。
利用中提琴的這個特點,她演奏了許多情緒色彩比較濃重的音樂作品?!叭绻呛苋嫉淖髌?,中提琴演奏出來的沖突感很強,適合去做一些反差處理;如果是比較悲傷的作品,效果上反而會有一點偏溫暖的感覺?!?/p>
加上她有罕見的音感,很多曲子不用看樂譜,聽一句就能直接即興演奏,這樣的特點,也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常來聽她直播的粉絲。
有些人喜歡聽的曲子很特別,會主動刷禮物,固定來點歌。她印象里,“有個人2020年我剛開播時就來了,喜歡聽梁祝和一些粵語金曲,曲子都很悲傷,一聽就是半年,半年后,又會換兩三首,依舊是固定地聽?!?/p>
還有一些粉絲,在直播時喜歡給她挑戰(zhàn),讓她挑戰(zhàn)即興演奏新曲子,她很欣賞這樣的互動方式。比如,有一個2021年看了她視頻來的粉絲,會經常在直播間分享好聽但十分小眾的純音樂,“我們其實是分享同一種音樂審美,她推薦給我的歌,我都很喜歡。粉絲們在看我專注演奏時的場景,也常常發(fā)出‘世外桃源’之類的贊嘆?!?/p>
這也形成了一個奇妙的社交氛圍,每次直播時,當一些有趣的粉絲到來,大家就會像是上音樂課一樣,在郭安安的演奏與講述中,分享彼此關于音樂的故事。
就像聽音樂會買門票,或者逛畫展買畫那樣,看到喜歡的音樂演繹,一些粉絲會愿意刷禮物表達對她的支持。她最早收到的比較大額的禮物,其實就是最開始想聽梁祝的那位粉絲刷的。當她想向對方表達感謝,卻發(fā)現(xiàn)對方連私信都沒開?!皩Ψ綄槁牳瓒鴣?。音樂就有這樣的能力,聽到熟悉的曲子,腦海中想到熟悉的人和畫面,會給人帶來撫慰,仿佛自己一段塵封的故事和記憶,被表演者重新喚醒,從而有感而發(fā)?!?/p>
現(xiàn)在,她也會經常在直播間演奏和改編一些純音樂,或者她在童年時喜歡的動漫、游戲里的配樂。
而她想保持的,就是對音樂與視頻質量的追求——把音樂背后的故事與拍攝畫面有機結合,給粉絲提供更加“可視化”的音畫美學。比如,在海上演奏,重現(xiàn)動漫《海賊王》里乘風破浪的冒險畫面;在城堡里,演繹游戲《魔獸世界》中的經典又神秘的旋律;或者在中世紀的教堂,奏響巴赫充滿神性的樂章。
盡管比起以前在投行的工作,如今的直播和拍視頻依然忙碌,而且高質量的拍攝、布景、服裝、人工等成本也相當可觀,但她覺得,正是由于抖音直播打賞收益的存在,讓她對于音樂與視頻創(chuàng)作的高質量追求有了底氣,“它的確支撐了一部分人的創(chuàng)作才華?!?/p>
對于郭安安來說,她享受自己現(xiàn)在這種“忙并快樂著”的新狀態(tài),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和營造的音畫意境,在解構流行文化和古典音樂的同時,去鏈接、影響更多人,并撬動一個更大的世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