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青年又有新工作 1個月配送工作后已然上手
2021-12-03 16:15:55 來源: 東南早報
0瀏覽 評論0條
公益咖啡吧 員工都是星青年
27歲的自閉癥青年小東(化名)在市區(qū)聚星緣咖啡吧做了4個月服務員后,如今又有了新工作——兼職快遞配送員。才干了1個月,小東已是得心應手,還開心地告訴媽媽:“我又多賺一份工資了!”
在去年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這家作為大齡自閉癥患者輔助性就業(yè)基地的公益咖啡吧正式營業(yè),為全省首家。它由泉州北斗星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通過愛心眾籌發(fā)起成立,16歲以上大齡自閉癥患者及智力障礙患者可在此工作并接受康復訓練,獲取相應勞動報酬。
1年過去了,咖啡吧的就業(yè)人員也多起來了。大家不僅每月能領取固定收入,部分員工還兼職做起快遞配送員,在新工作中進一步提升勞動和社交技能。
1個月送件上千份 他們更愛說話了
一到中午,位于市區(qū)東湖街道鳳山社區(qū)的聚星緣咖啡吧里就陸續(xù)堆積起各快遞公司送來的快件。下午,咖啡吧的5名員工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做起配送工作,其中,自閉癥青年小東算是咖啡吧的新員工,但他接觸了1個月的配送工作后已然上手,能夠較為熟練地完成登記、入庫、配送,并主動告知收件人:“您的快遞,請簽收。”
“他喜歡送件,一些老客戶的門牌號都記住了。”小東的母親黃女士說,小東中專畢業(yè)后曾到一家連鎖餐飲店工作,但因工作強度大,情緒不適應等原因辭職,之后賦閑在家,母親也只能辭掉工作陪伴。
為兒子就業(yè)犯愁的黃女士在關注到本報報道后,于今年7月把小東帶到咖啡吧。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小東逐漸熟悉了飲品調制、送餐等工作,對快遞配送服務也樂于學習。
黃女士說,最初幾天是她陪同完成,但孩子很快就能獨立操作。黃女士也感覺到,小東比以前更愛說話了,上班也很積極。
這1個月來,小東配送了1000多份快件,收入400多元,再加上其他工作,總共得到800多元的工資。
20歲自閉癥青年森森(化名)是咖啡吧的老員工。這個喜歡模仿、跳舞和唱歌的小伙子自從兼職做配送,每天都要外出配送五六趟。
就業(yè)鍛煉機會多了 家長們也備受鼓舞
泉州北斗星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創(chuàng)辦人陳美蓉介紹,咖啡吧經營1年了,現(xiàn)在有員工18名,每天安排10人在崗,保潔工作有明確分工,員工們也能獨立完成點單、端盤等服務,部分員工可以在老師指導下完成飲品制作,多名員工能完成果蔬配送等工作。
今年10月底,咖啡吧加盟快遞配送點,老師們接受專業(yè)培訓后,指導員工配送操作。陳美蓉老師稱,目前有5名員工可以勝任快遞配送工作,其中4名為“星青年”。
“雙11期間,員工們每天加班配送了數百件快遞。”陳老師說,目前小區(qū)已有上百戶業(yè)主入住,今后配送量也會不斷增加。
陳老師表示,目前咖啡吧每月營收上萬元,這一年來收到了社會各界十多萬元的愛心資助。相比在咖啡吧工作,快遞配送有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且有嚴格流程,對有一定能力的大齡自閉癥患者是很好的實踐。
“商住戶們都很認可‘星青年’的配送服務。”陳老師介紹,在咖啡吧拓展快遞服務后,陸續(xù)有業(yè)主送來愛心物資,也有人捐款用于采購配送服務設備等,支持障礙人士輔助就業(yè)。
孩子們有了工作,家長們也備受鼓舞。這1個月來,有的家長會主動來陪著送件,當起志愿者。“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小東能掌握一些生存技能,當我以后照顧不了他的時候,他可以適應這個社會,養(yǎng)活自己。”黃女士說,希望社會能給自閉癥等殘疾人群體更多包容,給他們提供更多就業(yè)機會,讓孩子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早報記者 許奕梅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