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虹:為旅客及時排憂解難 筑起安全出行防線
2021-07-14 15:11:35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精致的妝容、筆挺的制服、輕聲的細語、輕盈的步履、帥氣的舉止……這是觀眾通過電視屏幕,對鐵路乘務員、列車長的第一印象:在鐵路部門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當我們把目光轉向泉州火車站,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清晨趕早會、不畏寒暑每天在站臺上來回奔波幾萬步、為旅客及時排憂解難、輪班吃飯、用沙啞的聲音引導旅客進站上車、回顧總結一天的工作、夜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這才是現(xiàn)實中,鐵路人的工作常態(tài)之一。
今年38歲的王思虹,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還是一名長期深扎在泉州鐵路一線的黨員職工。2017年她從一名貨運員轉崗,成為每天與旅客打交道的客運員。2018年4月,泉州火車站創(chuàng)立了以黨建帶團建,以黨員帶職工的“海峽情,絲路緣”服務品牌,王思虹是這個服務品牌的一個標兵。
四年的鐵路客運服務工作,王思虹努力踐行“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為親人”的服務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溫馨出行”三個出行服務舉措。她心系旅客,將極具親和力的笑容和細致入微的溫情服務滲透到鐵路工作的一點一滴中,讓廣大旅客的出行體驗更美好、更順暢。
“我是黨員,我先上。”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國,各行各業(yè)展開了與時間的賽跑、與病魔的較量。原本賓客如云的車站,頓時變得空蕩蕩的。但車站的工作并沒有因此停止腳步,每天仍需處理大量的旅客咨詢來電。王思虹化身專業(yè)“話務員”,耐心細致地接聽每一通來電,還創(chuàng)下了單日接聽134通服務電話的紀錄。
進入全國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王思虹更忙碌了。車站增設了防疫巡查人員,王思虹又成為巡查隊伍的一員,每天忙碌十幾個小時,每天在候車大廳巡查十余趟,對未正確佩戴好口罩的旅客進行提醒、勸導,用實際行動筑起旅客安全出行的防線。
雖然是高強度的客運服務,但一樁樁溫暖人心的客運服務故事,在王思虹的身上悄悄柔情演繹著。
2021年1月一個低溫天氣夜里,時鐘指向22點。最后一次巡視候車室后,王思虹就可以下班了。這時,候車室里隱隱約約傳來了一陣低聲啜泣的聲音。循聲而去,一個女孩孤零零地坐著,心生愛憐的王思虹走到女孩身邊安慰。平復心情后,女孩才娓娓道出:她第一次從潮汕來泉州找工作,找的工作不合適、手機被偷、身無分文,又沒趕上最后一趟回家的動車——屋漏偏逢連夜雨,讓她不知所措。候車室每天要清場不能留人,女孩不愿離開車站,王思虹幫女孩和家人取得聯(lián)系,女孩家人決定立即從潮汕啟程到泉州接她回家。原本已經下班的王思虹沒有丟下女孩,寒冷冬夜的車站值班室里,她沖泡好一杯熱茶、一桶熱氣騰騰的方便面,溫暖了女孩的心。凌晨2點,女孩被家人接走后,王思虹才落鎖離開車站。
充滿溫情的客運員,是旅客出行路上的一顆定心丸。那天,王思虹接到一個旅客的急切來電,稱在候車區(qū)丟失了一個背包,包內有貴重物品和重要證件。旅客離開車站后才發(fā)現(xiàn),心急如焚。掛了電話后,王思虹第一時間跑向了候車區(qū)幫忙尋找,終于在座椅上找到了那個被落下的背包。聽到包找到的消息,旅客不安的心終于放下了,連連道謝。
溫情的故事還有很多,客運員就像是每個旅客旅途的貼心人。有一次王思虹接到即將進站列車的列車長電話,一名旅客突發(fā)身體不適無法行走,需要車站提供輪椅及行李搬運服務。王思虹推著輪椅上站臺接到旅客后,建議旅客就近就醫(yī)后再離開,但旅客不愿意。拗不過旅客,王思虹全程護送,先推著旅客到窗口買下一趟列車車票,再送旅客進站。在同事幫助下,她把旅客和行李順利送上車。擔心旅客安全,她提前致電隨車列車長和目的車站值班員,提前做好接旅客的準備。
一滴水珠就可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朵小花即能蘊涵天堂的美好。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南昌鐵路局集團公司優(yōu)秀共產黨員、漳州車務段優(yōu)秀共產黨員……王思虹就像那一朵小花,那一滴水珠,平凡而努力地工作著,用一顆真心,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