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首批5名社區(qū)民警陸續(xù)進村入戶
江成健背起背包“住”進江頭村村民丁志雄家中
泉州網(wǎng)10月31日訊(記者張曉明 黃祖祥 通訊員張金壇 文/圖)“江警官,下次歡迎來我們家住。”26日中午,社區(qū)民警江成健打理好背包,結(jié)束了第一次的“住村”工作,前來道別的陳埭鎮(zhèn)江頭村村民紛紛發(fā)出邀請。背上草綠色“住村背包”,住進普通村民家里。25日,晉江市公安局啟動社區(qū)民警“住村”試點,陳埭派出所首批5名社區(qū)民警陸續(xù)進村入戶,開始他們不一樣的生活。
江成健曾在江頭村當(dāng)過4年片警,對村里的一切還算熟悉。第一次“住村”,他選擇了村民廣泛認可的丁志雄家,后者曾經(jīng)是江頭村干部,對村情民意比較了解。兩人一起共事過3年,算起來也是老熟人,但從未這樣近距離的接觸,丁志雄笑著說:“家里住進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16時,我來到江頭外來工子弟學(xué)校探訪;17時30分,協(xié)助山東警方開展逃犯家屬談話勸投工作,但家屬拒絕提供任何線索;18時40分晚飯后,我和山東民警再次來到在逃人員丁某家中,將丁某妻子和兄弟接到江頭警務(wù)室,反復(fù)做勸投工作,終得到家屬配合;20時10分,我走訪了幾家農(nóng)戶,傾聽他們的意見;21時30分,回到丁志雄家中,與他拉起家常,搜集村情民意;23時30分,回到房間……”這是江成健寫下的第一篇“住村日志”。
“住村”工作最重要的是入戶走訪
作為社區(qū)民警,江成健以前常走村入戶,群眾也愿意和他談村里的治安情況,有困難也會找到他。但很少有人告訴他,村民在想什么、愁什么,彼此的心還是有點距離。有了第一次的體驗,江成健堅信要成為村民們的“知心人”“自己人”,就要做到把村當(dāng)作自己的家,真正住到群眾的心里。
“歡迎歡迎!警察住進來,多了一份安全感!”陳埭蘇厝村村民張東燊家里迎來的是社區(qū)民警嚴偉萍。剛放下背包,嚴偉萍就開始日常入戶走訪。“蘇厝是有名的電商村,外來流動人口較多,再加上處于城鄉(xiāng)接合部,治安問題必須常抓不懈。”嚴偉萍帶著村里巡邏隊員,重點對出租民房、旅館等場所進行走訪,傾聽村民們關(guān)于社會治安的看法和建議。到了22時,嚴偉萍回到張東燊家中,兩人進行了一番促膝談心。
“原來對警察很敬畏,但通過接觸,打消了我的思想顧慮,彼此很快拉近了距離。”張東燊笑著說。
陳埭派出所首批5名“住村”社區(qū)民警,耐心解釋、認真傾聽群眾咨詢和反映的問題,能夠解決的當(dāng)場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進行詳細記錄,并提交派出所處置。民警住進村民家,打破隔閡,主動融入,這是對晉江“背包”精神的傳承。他們的“住村”故事剛剛開始,也讓人充滿期待。
《背起“新背包” 住進群眾家》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