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美一中餐館被抹黑有“蛆” 對中餐偏見何時休?

2019-04-09 16:05:10 來源: 中國僑網

0瀏覽 評論0

中國僑網4月9日電 題:氣憤!美國一中餐館被抹黑有“蛆”!對中餐的偏見何時休?

最近,一名美國網友在臉書發(fā)文聲稱“在中餐館吃飯發(fā)現蛆”,引發(fā)軒然大波。

這名叫Stewart的網友在帖文中說:“長城中餐館餐桌上的餐紙盒里有蛆,令人反胃,我們再也不會到這家餐廳吃飯了,我正在跟衛(wèi)生局聯系”。

點擊進入下一頁

網友帖子截圖。

衛(wèi)生局隔天到餐館檢查,結果發(fā)現餐紙盒內的“蛆”,只是餐紙棉絮。

據悉,這家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州可可摩市的長城自助中餐館(Great Wall Buffet)已經營超過20年。此番被抹黑后,餐館生意大受影響。

目前污蔑中餐館的貼子已經刪除,但中餐館的代表律師說,為保護商譽,決定不再縱容類似惡行,已向法院提告,并請求合理賠償。

這其實不是中餐館第一次被“抹黑”了,現在海外中餐館遍地開花,但真正登上“ 大雅之堂 ”的卻是鳳毛麟角。在很多人眼中,中餐館依然被貼著低端、不干凈、不衛(wèi)生的標簽,由于這些刻板印象,中餐館可沒少背黑鍋。

環(huán)境差、不干凈、虐待動物……中餐館頻頻被抹黑

2018年6月,美國芝加哥英格伍爾德區(qū)“China City”中餐館員工在后院荒地挖了一袋土,準備回家種花用,沒想到視頻被上傳社交媒體,被網友誤傳成殺狗。視頻被瘋轉9萬多次,閱讀量超過425萬,引來了大批謾罵……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餐館員工挖的土。(視頻截圖)

事情發(fā)生后,芝加哥市衛(wèi)生局、警察局到該店檢查,證實店鋪并未殺狗,而且除了個別食材保存問題等小缺失,并無其他衛(wèi)生問題,而莫名背上黑鍋的“China City”生意大受影響。

2017年9月,加拿大一家游戲公司開發(fā)的名為“骯臟中餐館”的游戲引起了全球華人的抗議和抵制,因為游戲內容包括華裔廚師將垃圾煮成食物供給顧客、偷稅漏稅、殘殺動物等,充滿對中餐館的各種誤解、抹黑、侮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骯臟中餐館”游戲。(視頻截圖)

輿論壓力之下,開發(fā)商最終發(fā)表聲明向華人道歉,并宣布停止發(fā)行這款游戲。

2017年7月,墨爾本一家名為《周日問詢報》的媒體刊登了一則新聞,新聞中說一家位于墨爾本唐人街的中餐館因為用老鼠肉做菜被查封了,文中還有配圖,看起來是有鼻子有眼兒。

點擊進入下一頁

污蔑中餐館用老鼠肉的網站截圖。

事后,當地警方證實這不過是一則假新聞,報道中不僅沒有餐廳具體的名字和地址,配的老鼠肉照片,其實是一種寵物食品的照片。

太油膩、味精多、熱量高……中餐常常被誤解

不僅對中餐館存在著刻板印象,在海外,不少人對中餐也存著各種各樣的誤解,比如太油膩、鹽太重、味精多、易發(fā)胖、不健康等等……

2019年3月,西班牙媒體《機密報》發(fā)布了一篇題為“在中餐廳吃飯使人發(fā)胖:小心那些高熱量菜肴”的報道,一些高熱量中餐菜肴被稱為“最不推薦的菜”,其中就包括檸檬雞、糖醋里脊和辣子雞等。

這不是中餐第一次被黑熱量高了,2016年11月,英國第四頻道電視臺在“餐廳經營訣竅”節(jié)目中說,中國菜熱量高到令人咂舌,堪比垃圾食品。

點擊進入下一頁

英國第四頻道電視臺節(jié)目稱中餐熱量高。(視頻截圖)

在這期節(jié)目里,主人公柯林斯一家點了中餐外賣,包括兩份素春卷、兩份紫菜、一只脆皮鴨、一份港式酸甜雞肉、兩份蛋炒飯、兩份炸雞炒面。節(jié)目組稱,光是這一頓餐就包含15000卡路里,超過一整天的健康標準。

除了黑中餐熱量高,還有人說中餐含鹽量太高。2018年3月,一家英國媒體發(fā)文稱,英國一個名為“減鹽行動”的健康公益組織在分析了150多份中餐菜肴之后發(fā)現,其含鹽量普遍高,不利于身體健康。

在國外,還有一種說法叫做“中餐綜合征”,1968年,一名美國醫(yī)生發(fā)表了一篇短文,描述了吃中餐后突然出現的四肢發(fā)麻、悸動等癥狀,猜測是由于中餐里添加了味精所致,這一消息被媒體炒作,“中餐綜合征”就誕生了。

之后,人們幾乎總是把中餐和味精聯系在一起,海外不少中餐館不得不在門口掛上“NO MSG!”的標志。事實上,科學研究表明,味精與“中餐綜合征”并無絕對的關聯。

為改變刻板印象 他們一直在努力

近年來,雖然中餐在世界各地圈粉無數,但仍存在著一些刻板印象,許多中餐廳一直在努力改變這些印象。他們早已不再滿足于“宮保雞丁”之類的菜品,而是大膽創(chuàng)意,致力于打造新的中餐形象。

加拿大溫哥華的中餐館“食耕記”有一道招牌菜“砂鍋原味雞”,為了追求“原味”,餐館對雞的選擇非常嚴苛,專程從中國運來龍崗走地母雞。餐館還將雞和豬蹄融合,用特制醬料小火燉煮,這道“創(chuàng)意新中餐”征服了無數當地食客。

點擊進入下一頁

砂鍋原味雞。(視頻截圖)

在俄羅斯圣彼得堡的一家中餐館里,有一道“創(chuàng)意鍋包肉”,因為俄羅斯人不愛吃豬肉,圣彼得堡中餐廳的廚師用雞肉代替里脊肉做原料,用蜂蜜、番茄醬、黃油調制出俄羅斯人喜歡的秘制甜醬勾芡,制成了一道中俄“混血”鍋包肉,征服了俄羅斯吃貨們的胃。

還有些中餐館不僅有高顏值的菜品,還在環(huán)境和用餐體驗上下足了功夫,當下倫敦非常潮流的中國餐館 Chinese Laundry 的創(chuàng)辦人任女士說,餐館食材的挑選、菜色的設置、餐廳的設計和裝修,都是自己親自做,學產品設計專業(yè)的她,還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美學知識運用到了餐廳建設中。

海外中餐館或推出創(chuàng)意菜品,或創(chuàng)新經營模式,或融合中西方烹飪技巧,高顏值的菜品、有情調的環(huán)境、新鮮的用餐體驗,各類新派中餐創(chuàng)意十足,形成了一批新興創(chuàng)意品牌。

中國美食走向海外,往往是“走出去易,走進去難”。

受限于不同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美食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努力尋求共鳴和認可,只有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才能打破刻板印象,使中國美食文化真正“走出去”。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