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腐敗分子:1997.9-2002.11查辦的典型案件掠影
2018-10-10 09:39:22 來源: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0瀏覽 評論0條
嚴懲腐敗分子 嚴肅黨紀國法
——1997.9-2002.11查辦的典型案件掠影(上)
1997年9月12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資料圖片)
1997年9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并要求,開展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jiān)督是關鍵。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此后的五年間,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導下,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按照中央的部署,進一步加大標本兼治力度,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努力開創(chuàng)邁向新世紀的紀律檢查工作嶄新局面——
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推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不斷深化,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嚴肅黨紀國法;改革體制機制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加強黨風廉政法制建設,保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依法有序進行;加強監(jiān)督,推動權力沿著規(guī)范化的軌道運行……
堅決懲治腐敗,是維護黨的純潔性,增強人民群眾反腐敗信心,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重要舉措。
1997年9月至2002年11月,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堅決貫徹黨的十五大報告關于“嚴格執(zhí)行黨的紀律,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要求,堅持重點查辦黨政領導機關、行政執(zhí)法機關、司法機關、經(jīng)濟管理部門和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違紀違法案件;認真查辦了金融、證券、建筑、海關、人事、司法等領域的案件,貪污賄賂、徇私枉法、買官賣官、嚴重失職瀆職的案件,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的案件;同時注意查辦基層干部中發(fā)生的違紀違法案件。
據(jù)統(tǒng)計,五年間,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立案86萬余件,結案84萬余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4萬多人,其中開除黨籍近14萬人,被開除黨籍又受到刑事追究的3.77萬余人。在受處分的黨員干部中,縣(處)級干部28996人,廳(局)級干部2422人,省(部)級干部98人。特別是查辦了一批大案要案,產(chǎn)生了很大震懾作用,維護了黨紀國法的嚴肅性,為國家挽回大量經(jīng)濟損失。
胡長清案和成克杰案
2000年3月8日,因犯受賄、行賄和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在南昌被執(zhí)行死刑。
經(jīng)查,胡長清經(jīng)濟上貪得無厭,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權便利及影響,采取向有關部門負責人批條子、打招呼、下指令等手段,通過為他人解決貸款、建筑工程項目、營業(yè)執(zhí)照、赴港定居、汽車過戶等問題,多次收受、索要賄賂。從1997年至1999年7月,共計收受、索要私營企業(yè)主周雪華等8人人民幣153萬元、港幣75萬元、美金3.5萬元,以及價值140多萬元的高級手表、鉆戒等貴重物品。道德敗壞,生活腐化墮落,情節(jié)惡劣。
經(jīng)中央批準,中央紀委給予胡長清開除黨籍處分,有關部門開除其公職。2000年2月,胡長清因大肆收受、索取巨額賄賂被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財產(chǎn),追繳非法所得。
在胡長清被執(zhí)行死刑半年后的2000年9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杰因受賄被執(zhí)行死刑。
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中央紀委嚴肅查處了成克杰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經(jīng)查,成克杰通過批項目、要貸款、提職級等多種方式,伙同情婦李平或單獨非法收受賄賂款物合計人民幣4109萬余元。其中1994年3月,成克杰利用職權,將廣西銀興房屋開發(fā)公司由原隸屬廣西國際經(jīng)濟技術合作公司改為直接隸屬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領導和管理,收取“好處費”2000萬元。
最終,成克杰被開除黨籍,有關機關依法罷免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職務。2000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成克杰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同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成克杰死刑。
【鏈接】
1997年至2002年的五年間,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重點查辦了一批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案件,胡長清案、成克杰案是其中典型。2000年,全黨開展了以胡長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活動。為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有關部門還編發(fā)了《以案施教,警鐘長鳴——胡長清案件警示教育材料》,攝制了電教片《胡長清案件警示錄》。
影響比較大的還有: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廷案、河北省原副省長叢福奎案、海關總署原副署長王樂毅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原常務副主席劉知炳案,以及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原常務副市長馬向東案等。
金德琴案和兩大走私案
1999年4月,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嚴肅查處了金德琴侵吞巨額公款案。經(jīng)查,1990年至1995年,金德琴利用身兼中信公司副董事長和嘉華銀行董事長的雙重職務,在代表中信公司向國家貸款年息為4%的3000萬美元購買香港嘉華銀行債券過程中,將首筆2567萬美元貸款先存入個人賬戶,將40天產(chǎn)生的利息25萬美元占為己有;再用其認購嘉華銀行發(fā)行的年息為10%的從屬債券,并開設秘密賬戶運作該債券和貸款的還本付息資金,將該筆貸款的利差及償還貸款后新產(chǎn)生的利息共計1639萬港元侵吞。在運作其余433萬美元貸款的過程中,他又開設2個秘密賬戶,通過外匯存放、買賣等方式,獲本息收益502萬美元,全部轉入其親屬賬戶。其挪用公款的非法所得共折合人民幣7000余萬元。最終,金德琴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因挪用公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金德琴案只是紀檢監(jiān)察機關在十五大之后的五年間查處的經(jīng)濟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中的典型一例。在當時查處的經(jīng)濟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兩大走私案:湛江特大走私、受賄案和廈門遠華集團特大走私案。
1998年9月,由中央紀委牽頭的聯(lián)合工作組開始查處湛江特大走私、受賄案。到1999年5月,基本查清了案情。以李深、林春華、陳勵生等人為首的走私團伙,從1996年初至1998年9月,大肆走私汽車、鋼材、成品油等貨物,總值114億元,偷逃關稅70多億元。全案共收繳、扣押贓款贓物及不動產(chǎn)4.7億元;查處涉案人員331人,其中公職人員259人;有6人被判死刑,9人被判死緩,11人被判無期徒刑,54人被判有期徒刑,涉案的其余公職人員也受到了黨紀政紀的嚴肅處理。
1999年6月,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此案涉案領導干部的黨紀政紀處理情況。湛江市委原書記陳同慶、湛江市原副市長兼湛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主任楊衢青、湛江海關原關長曹秀康及湛江港務局原局長梁大同、副局長黃昆等人,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縱容、支持走私,收受賄賂,買官賣官,均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懲處。
該案的查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參與打擊走私、反對腐敗的信心和勇氣,全社會形成了打擊走私的強大聲勢。
1999年8月,中央紀委會同有關部門組成中央專案組,對廈門特大走私案開展調查。此后,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及時通報了這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截至案發(fā)時)涉案金額特別巨大、案情極為復雜、危害極其嚴重的走私犯罪案件的查處情況。
廈門特大走私案走私總值530億元,偷逃稅款300億元。共審查涉案人員600多人,有近300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其中,因職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近150人。廈門海關工作人員中有160多人被審查,占全關總人數(shù)的13%,4名班子成員中有3名被追究刑事責任,其中廈門海關原關長楊前線被判處無期徒刑。
【鏈接】
五年間,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緊緊圍繞經(jīng)濟建設這個中心,為經(jīng)濟建設保駕護航,著力查處了一批涉及金融、證券、稅收、走私及大肆侵吞國家資產(chǎn)的案件。
除了金德琴侵吞巨額公款案和兩大走私案外,查處的大案要案還有金華縣特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案、大慶聯(lián)誼股票案、湖北股票案等。這些案件案情之復雜,涉案金額之大,涉及領導干部之多,是歷史上少有的。這些案件的查處,嚴厲打擊和懲處了發(fā)生在經(jīng)濟領域中的違紀違法行為,維護了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嚴肅性,為國家挽回了巨額經(jīng)濟損失,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大事記》《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檢查工作60年》
(本報記者 李欽振)
相關閱讀
-
破獲百余起臺諜案件后,中央“防泄密”攻略來了!
前不久,《新聞聯(lián)播》和《焦點訪談》先后報道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余起臺灣間諜案件,引起廣泛關...更多
2018-09-28 11:51:58
-
兩高就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出臺司法解釋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羅沙)記者27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公布...更多
2018-09-27 11:01:52
-
國家統(tǒng)計局曝光5起典型統(tǒng)計違法案件:數(shù)據(jù)嚴重失
國家統(tǒng)計局今天曝光了5起典型統(tǒng)計領域內的違法案件,對于這5起案件,處分處理結果將適時向社會公開。更多
2018-09-18 15:47:25
-
全國掃黃打非辦曝光10起“三假”案件
全國掃黃打非辦曝光10起三假案件借媒體報道敲詐勒索成社會毒瘤□ 本報記者 張紅兵記者今天從全國...更多
2018-09-18 08:21:55
-
全國查辦“三假”刑事案件80多起 假記者無處遁形
1至8月,全國共查辦三假刑事案件80多起秋風勁吹,假記者無處遁形針對基層干部群眾深惡痛絕的假媒體...更多
2018-09-18 08: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