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國這么大,哪里才是“國民理想工作地”?
2017-02-03 11:54:14 來源:新周刊 責(zé)任編輯:陳健
0瀏覽 評論0條

2008年起,廣交會移至琶洲會展中心舉行。但廣交會在隨后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逐漸式微。圖/Taro Taylor
大城市拼本事,小城市拼爹
人活著到底圖什么?所謂“尊嚴(yán)”(esteem)是個西方詞,中國人更喜歡“體面”。某某從北上廣打電話給老家,“我混得還成,是個大公司,幾百號人,吃住不愁,年終獎加倍”。其實他可能是個忙死累活的加班族。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誰不想體面一把呢?誰出來不想混出個人樣呢?大城市拼成功,小城市過生活。大城市是永遠拿不到的期權(quán),小城市是一張漫長的死亡證。網(wǎng)上一邊吐槽逃離北上廣,一邊蜂擁而至。面對高房價、高物價和歧視性戶籍制,活在北上廣尊嚴(yán)何處安放?小城市就能獲得尊嚴(yán)了嗎?誰爸是“李剛”?大城市拼本事(相對地),小城市拼爹(絕對地)。
在年輕人眼里,北上廣每片葉子都閃爍著夢想的光芒。什么交通、污染、高房價無阻其夢想。新周刊專題《給我生活,地方隨便》寫道:“在大城市生活是一筆風(fēng)險投資,100個夢想家踏入人才濟濟的這個江湖,總有88個發(fā)現(xiàn)‘牛B’不過是一場泡沫。”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