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392個村(社區(qū))立村規(guī)民約 不比排場比慈善(圖)
2016-12-06 16:54:23 來源: 海峽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條
晉江作為全國唯一縣級代表介紹移風易俗經驗
392村立村規(guī) 不比排場比慈善

志愿者和市民在“喜事從簡,準點開席”承諾書上簽名
海峽都市報12月6日訊(記者林天真)晉江392個村(社區(qū))都制訂了移風易俗的村規(guī)民約,通過公議、公訂、公示規(guī)約,做到精準精細可操作、內容量化具體、措施獎罰分明,讓村民、群眾成為自治的主體,創(chuàng)下移風易俗的“晉江經驗”。
日前,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的“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xiāng)風”電視電話會上,晉江作為全國唯一縣級代表,在福建分會場介紹了移風易俗的“晉江經驗”。隨后,中央主流媒體紛紛聚焦晉江,還曾推出了一系列主題報道。
晉江市磁灶鎮(zhèn)大埔村村民吳福才說,自從村里“村規(guī)民約”出來后,倡導喪事簡辦、喜事新辦后,生活輕松了很多。
據悉,大埔村對紅白喜事用餐的事項、時間、規(guī)模等環(huán)節(jié)都作出相當詳細的規(guī)定,并以村民代表大會的程序進行表決。大埔村黨委書記吳金程說,這項村規(guī)民約實施后,不少村民還將節(jié)省下的資金用于敬老、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yè)。“這一年可以節(jié)省下來總共好幾百萬元。給困難戶、低保戶買些油米,還有些大病重病報不了賬的,有3000元、5000元、10000元補貼他。”
而晉江也號召市民,把節(jié)約下來的禮俗開支捐贈給公益事業(yè)。“簡辦婚宴、捐助慈善”已成為主旋律。僅晉江慈善總會成立至今,就接受紅白喜事簡辦公益捐贈12.5億元,占累計善款總額47%。
晉江市文明辦主任陳多多表示,晉江的村社制定移風易俗的村規(guī)民約,“順應群眾想變又不愿出頭、盼改又不敢主動的心理,通過公議、公訂、公示村規(guī)民約,把群眾意愿轉化為共同意志。”
農歷四月初四是晉江東石塔頭劉村傳統(tǒng)習俗中的“佛生日”。如今,村兩委牽頭把“佛生日”辦成民俗文化節(jié),舉辦拔河比賽等活動。塔頭劉村黨支部書記劉永進說,辦成文化節(jié),一年就可省下開支300多萬元,還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表示,晉江注重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習俗中優(yōu)良、合理和有益的成分,并努力以新的文化成分來剝離、取代其糟粕,在破除舊俗陋習的同時促進文明新風的樹立。針對閩南傳統(tǒng)的“普度日”,晉江引入文體、科普、環(huán)保等元素,把“普度日”變成“文體活動日”、“志愿服務日”、“扶貧濟困日”。
另外,在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過程中,晉江特別注意留住“鄉(xiāng)愁”,延續(xù)傳統(tǒng)。晉江正逐步加強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建立更加科學有序的生活秩序,倒逼村民的行為規(guī)范。同時,晉江還突出家風家訓的教育和傳承,正在籌建“晉江家訓鄉(xiāng)約文化館”,推動弘揚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家風。現在,晉江的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已經成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和諧共融、留戀向往的休閑之地。
泉州首屆“海絲·蟳埔”民俗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 再現祭
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人骨 為成都平原最早人骨資料
法國將拍賣1.5億年前恐龍骨架 長9米寬2.5米物種不詳
泉州新市行政服務中心進入收尾階段 公積金醫(yī)社保等
男子拍到罕見弧狀云 似巨型卷軸懸于海上(組圖)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3/20180313114252317.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3/20180313080212574.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1/20180311093525690.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1/20180311081851232.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09/20180309080251671.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09/2018030907593125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