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務工夫婦孩子誤托人販子 被拐安溪湖頭13年終認親
13年時光,親生父母和警方的努力終于換來骨肉團圓。昨日,在安溪湖頭鎮(zhèn),小浩(化名)與親生父母相認,并表示會兼顧養(yǎng)育之恩和骨肉親情。(記者 吳水保 黃祖祥 通訊員 何金海 莊凌龍 文/圖)
小浩與親生父母相認
2003年,在晉江務工的張氏夫婦4個月大的兒子被工人譚某拐賣到安溪縣。晉江警方經(jīng)過13年的不懈追查,相繼抓獲兩名人販子,往返安溪多趟進行排查,終于找到小浩。
孩子誤托人販子
買菜回來已不見
1996年,張先生在晉江池店新店村當小包工頭,底下有幾個小工,妻子陳女士平日里負責做飯。第二年,貴州男子譚某來當小工,后來離開。
2003年9月的一天,譚某找到張氏夫婦表示還想繼續(xù)做小工。陳女士記得,譚某來到工地時,她正打算出門買菜,便托譚某幫忙照看自己的孩子。“孩子當時不過4個月大,還沒上戶口,只是想了個名字,叫做小浩。”
“沒想到托付給了可惡的人販子。”半個小時后,陳女士返回工地時,譚某和小浩已經(jīng)不知去向。
兒子被拐后,張先生整整三個月不上工,在貴州四處找尋。后來聽說譚某有個老婆在安溪,張先生又發(fā)動親戚朋友一起到安溪幫忙尋找。
接到報警后,晉江警方第一時間介入調(diào)查,但張氏夫婦只知道譚某是貴州人,連其真實姓名也不清楚。經(jīng)一系列調(diào)查取證,警方對譚某進行上網(wǎng)追逃,并于2013年將他抓獲。
譚某供述,他抱走小浩后,乘車前往安溪劍斗鎮(zhèn),找到妻子李某幫忙,隔天就將小浩以1.2萬元賣出,但具體賣給了哪一戶人家,譚某并未交代。
被拐13年終認親
少年不忘養(yǎng)育之恩
今年10月份,晉江警方將李某抓獲。李某交代,她和丈夫?qū)⑿『瀑u給安溪湖頭鎮(zhèn)一戶人家。
在安溪警方的協(xié)助下,晉江的辦案民警梳理了幾戶符合特征的人家,前后往返四次一一走訪排查。11月14日,經(jīng)過DNA比對,民警確認找到了小浩。
昨日上午9時許,42歲的四川籍張先生和妻子陳女士跟隨晉江民警前往安溪湖頭鎮(zhèn)認親。
一個多小時后,在安溪湖頭派出所,張氏夫婦見到小浩,恍惚片刻,隨即攬過小浩抱頭痛哭。
49歲的蘇女士是小浩的養(yǎng)母,她的丈夫在24年前因為車禍過世,膝下育有一個女兒,為了延續(xù)香火,抱養(yǎng)了小浩。
“一直當做親生兒子來撫養(yǎng),這么多年,我一個人拉扯他很不容易。”蘇女士說,當年譚某夫婦稱小浩是他們的第4個孩子,因養(yǎng)不起要托付給他人。
一面是養(yǎng)育13年的恩情,一面是骨肉血緣,小浩雖然早知道自己是被抱養(yǎng)的,但仍難以完全接受。對于未來,小浩說親生父母一定要認,但養(yǎng)育之恩不能忘,他希望親生父母能多給他些時間。蘇女士和張氏夫婦表示尊重孩子的選擇。
相關閱讀
-
四名小孩子一起不見了 安溪民警連夜地毯式搜尋找
孩子走丟了,是大事;4個年幼的孩子一起不見了,這得是多大的事兒呀!而令人欣慰的是,前日晚上經(jīng)過安...更多
2018-03-15 10:27:08
-
-
安溪女子創(chuàng)業(yè)不忘家鄉(xiāng)父老 精準幫扶100多戶人家
她是一名“80后”,和丈夫先后辭職回鄉(xiāng)當起了“農(nóng)場主”,成立合作社,從事果蔬種植、加工與銷售,...更多
2018-03-08 08:02:27
-
-
安溪每年投入1000萬專項經(jīng)費 讓人才在茶鄉(xiāng)“五子
除此之外,不論是發(fā)放固定津貼,還是給予個稅獎勵,抑或配套科研(工作)經(jīng)費,“票子”分量之足,無...更多
2018-03-08 07:59:57
-
-
安溪縣公安局召開2018年工作會議 凝心聚力再起航
前日下午,安溪縣公安局召開全縣公安工作會議,認真回顧總結2017年全縣公安工作,表彰先進典型、分...更多
2018-03-02 16:37:40
-
-
安溪縣龍涓鄉(xiāng)錢塘村:百人AA團圓飯 過節(jié)歡樂又輕松
大年初一中午,安溪縣龍涓鄉(xiāng)錢塘村侯洋堂140多名堂親歡聚一堂,圍在長桌旁吃“團圓飯”。老老少少邊...更多
2018-02-18 08: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