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廈門“90后”男孩19歲皈依佛門 所造佛像銷往世界(圖)

2016-10-29 09:18:44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廈“90后”男孩19歲皈依佛門 所造佛像銷往世界

蔣晟

廈“90后”男孩19歲皈依佛門 所造佛像銷往世界

蔣晟作品

晨報記者 葉子申

男孩蔣晟坐在椅子上,拿著刻刀,全神貫注地刻畫一座陶土坯。漸漸地,普通的陶土開始有了一雙眼睛、一個鼻子……直至最后,成為一尊佛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燒制后,這尊佛像將被供奉到一名信眾家中,完成使命。

這是蔣晟的日常———為佛造像。這個出生于1990年的廈門男孩,因為年少時的信仰而熱衷于為佛造像,開始了與大多數(shù)同齡人不一樣的青春。

近期,知名微信公眾號“一條”,為蔣晟制作了一條名為《修行,從19歲開始》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短短數(shù)天,閱讀量已達數(shù)十萬。這個廈門“90后”男孩的故事,引發(fā)眾人關(guān)注。

今天,晨報記者獨家對話蔣晟,為您講述他為佛造像的故事。

19歲皈依佛門立志做佛像

蔣晟出生于藝術(shù)世家,他的父親便是廈門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雕塑專業(yè)的教授蔣志強。“在我小時候,他常把我擺在靜物臺上面寫生。”蔣晟說。他母親是一名皈依的居士,初中時就曾推薦他閱讀經(jīng)書。后來,蔣晟進入上海視覺藝術(shù)學(xué)院雕塑系學(xué)習(xí)。

大二那年,因母親的介紹,蔣晟住到蘇州永福寺,為那里的一尊佛像做斷手修復(fù)工作。“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寺院和佛像,雖然那尊佛像最終沒有修好,但我很喜歡寺廟的那種感覺,想著可以繼續(xù)接觸寺廟和佛像。”

19歲那年,他皈依佛門,并決定做佛像。后來,蔣晟在大學(xué)里遇到了恩師許健。許健非常器重蔣晟,常帶著他一起去石窟采風(fēng)。

“在那段時間,我接觸了非常多佛像。它們并不是書上印著的圖像,而是我自己能體驗到的實物,佛像擺在一個什么樣的空間,有著什么樣的肅穆感,我身臨其境。這段經(jīng)歷幾乎決定了我后來很多佛像的塑造手法和風(fēng)格。”蔣晟說。

受此影響,他所雕刻的佛像也與常見的不同———它們大多佛身細長,僧衣像瀑布一樣傾瀉鋪陳開來,讓初見者也忍不住肅然起敬。

最美好的佛像在人身上

蔣晟對佛像雕塑有著獨到的看法。 “佛像造像和其他藝術(shù)形式不一樣,它并不允許隨便推翻、創(chuàng)新,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蔣晟說,他有一個資料庫,搜集了所有佛像,“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在哪個寺廟里有出現(xiàn),就搜集過來,都是有根源的”。

蔣晟說,一個工匠做佛像時,不應(yīng)該以特別自我的方式來做,而應(yīng)該以一種認知的方式。“比如說釋迦牟尼佛,他在我心中是個老師,當(dāng)我去認知老師這個形象的時候,我通過認知各種老師來修正我的作品,直到我的作品能夠代表老師的形象,這個作品或許就完成了。”

另外,蔣晟在做每件佛像時,還會組織工匠去寺廟看僧人打坐、念經(jīng)的方式,去看這些人身上最舒服的姿勢、最美好的姿態(tài)。

為了做更多的觀察,每隔一段時間,他還會組織畫家去寫生,將他們最放松的姿態(tài)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有很安靜、很神圣的時候,我們捕捉下來,就可以轉(zhuǎn)換成佛像的面容。”蔣晟說,“佛像是最美好的人像,那最美好的佛像也在人身上”。

和朋友出版《流浪的神明》

從2012年底開始,蔣晟開始做一個很有趣的計劃:拍一些被遺棄的神像。

“閩南地區(qū)民間信仰特別豐盛,他們對神像的需求很多。比如我的父輩供神像,但到了我這里,是不信這個神的,沒法處理,只好拿到寺廟里去。”蔣晟說,還有些神像到了寺廟里后,也可能被別人請走———它們從這個地方流浪到另一個地方,寺廟就像一個中轉(zhuǎn)站一樣,日積月累就堆積了許多被遺棄的神像。

“我覺得,任何事情一旦超過一個常態(tài),就值得被研究。所以,我就想把這些被遺棄的神像拍攝下來。”蔣晟說,最終,由他和徐曉東、謝少杰三個人完成了這個拍攝———從2012年年底開始拍攝到2014年年中,他們共拍攝出1000多張照片。后來,這本書出版,名叫《流浪的神明》。

[責(zé)任編輯:林春婷]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