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臺媒就兩岸關系推調查:偏向統一為歷年民調最高

2016-09-19 18:07:09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

近期,臺灣《聯合報》依循慣例對兩岸關系展開年度調查。結果發(fā)現,蔡英文當局上任后,島內民眾偏向統一的比率創(chuàng)歷年調查新高;同時,對兩岸軍事關系持緊張觀點者,也持續(xù)上升;不過,島內民眾認為,兩岸開戰(zhàn)的可能性不高。

對于這樣的調查發(fā)現,島內“國防部”指出,大陸近來對臺政策日趨強硬,但尚未喪失兩岸和平統一希望前,不會對臺輕易發(fā)動戰(zhàn)爭。來自美國的學者對此調查回應稱,美國不會跟臺灣說再見,會繼續(xù)維持其所謂民主制度。

中國外交部對島外勢力插手臺灣事務曾明確表態(tài)稱,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堅決反對任何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的行徑。

偏向統一為歷年民調最高

民調發(fā)現,民眾對于臺灣前途的看法雖仍以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流,但比率由去年的55%降為47%,主張“緩獨”和“急統”的人則比去年皆增加3-4個百分點,是2010年以來歷次調查新高;其余各項主張和去年調查結果差不多。

陸委會前副主委、淡江大學戰(zhàn)略所助理教授黃介正指出,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民眾減少,主張“緩獨”和“統一”的民眾增加,是對現狀和對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關系不滿的投射。

臺灣民眾對未來前途的看法

政大選研中心特聘研究員暨政治系合聘教授陳陸輝表示,偏向統一(“急統”和“緩統”)高達17%,為歷年民調最高;偏統比率最低是2014年的12%,反映出當年“太陽花運動”后民眾對兩岸關系的疑慮和對國民黨政權過度“傾中”的不滿。反而在蔡政府上臺后,偏統比率上升到最高。

陳陸輝認為,蔡英文上臺后,偏統比率上升,顯示出民眾對民進黨執(zhí)政后兩岸關系膠著,進而產生平衡政府政策的反應。

“臺灣獨立”高居兩岸關系緊張榜首

民調顯示,蔡英文接任后,相較于過去馬英九執(zhí)政時期,更多民眾認為“九二共識”會是影響兩岸關系轉趨緊張的因素。

在不提示選項前提下,民眾多數仍認為“臺灣獨立”是兩岸關系的最大變量,但比率由去年的28.7%降到21.5%。值得注意的是,覺得“九二共識”爭議可能讓兩岸關系生變的比率由去年的2.1%大幅上升到17.5%,成為各項兩岸關系可能影響要素中,僅次于“臺灣獨立”的因素。

針對民調中“九二共識”重要性上升,藍綠陣對此各有解讀。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九二共識”是目前兩岸之間很重要的一個“結”;大陸要如何因臺灣不承認“九二共識”而對臺灣采取一些動作?這些取決于對岸,不是取決無臺灣,“可以輕輕放下,也可用大刀砍下去。”

臺灣民眾認為影響兩岸關系的因素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表示,民調顯示蔡英文兩岸政策已經失靈。蔡英文雖主張兩岸關系維持現狀,看似要依循馬英九穩(wěn)定的兩岸政策,實際卻避談“九二共識”,當然導致對岸不信任度大幅提高。

島內民眾認為兩岸開戰(zhàn)可能性低

“兩岸敵友量表”則請民眾針對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進行全面評估。調查以1至10分為范圍,評分1-4分代表兩岸關系友好或互利,5-6分代表關系和緩,評分7-10分代表兩岸關系緊張或競爭。

調查結果顯示,五大領域中,仍以兩岸民間互動現況較獲好評,有32.4%的民眾覺得兩岸民間關系熱絡,43.5%認為關系和緩,18.8%感覺雙方關系低迷。平均來看,兩岸社會關系平均得分5.3分,為五大領域中最獲好評者。

和去年的調查相較,民眾對兩岸政治互動朝競爭或緊張方向發(fā)展的感受最明顯,平均競爭態(tài)勢分數由去年的5.6分增加到6.5分;認為兩岸政治、經貿、軍事與“外交”關系偏向緊張或競爭的比率也都高于馬英九時期的6次調查。

民眾對兩岸經貿關系的評價則以競爭居多,44.5%認為臺灣與大陸呈現競爭狀態(tài),較去年增加四個百分點;33.4%認為兩岸既競爭又互利;認為兩岸經濟關系互利居多者,則由去年的18.8%降至14.5%。平均來說,兩岸經貿關系得分6.6分。

兩岸“外交”戰(zhàn)火角力持續(xù)升溫,覺得兩岸“外交”處于高度競爭狀態(tài)的民眾達57.4%,較去年增加十個百分點,27.2%認為關系和緩,僅7.6%感覺兩岸“外交”戰(zhàn)火降溫。平均來說,兩岸“外交”關系得分7.2分,為五大領域中兩岸關系最競爭對立者。

兩岸軍事關系部分,覺得兩岸軍事關系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民眾也由去年的36.9%增加到42.7%,38.5%認為關系和緩,感覺軍事關系友好者由14.3%降至8.9%。平均來說,兩岸軍事關系得分6.7分。

但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開戰(zhàn)可能性低。如果1分代表臺灣與大陸非常不可能開戰(zhàn),10分代表非??赡鼙l(fā)戰(zhàn)爭,平均來說,民眾評估兩岸發(fā)生戰(zhàn)爭的可能性得分平均為3.2分,和去年調查維持相同水平。

兩岸合戰(zhàn)關系天平

代表政治領域的兩岸官方關系是評價變動最大的指標。認為雙方互動密切的比率由去年的24%降為13%,創(chuàng)歷次調查新低;41%認為雙方關系穩(wěn)定,也比去年減少4個百分點;感覺臺灣與大陸官方處于低迷狀態(tài)的人則由21%增加36%,是歷次調查新高。平均來說,兩岸官方互動關系得分6.5分。

據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分析,從去年央視播放的“朱日和”演習畫面推斷,很可能是圍繞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展開

對于這樣的調查結果,“總統府”低調應對,不愿對此做出任何正式或非正式回應。軍方官員表示,從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講話后,對臺態(tài)度有漸趨強硬趨勢。官員聲稱,“國防部”認為,大陸不會輕易發(fā)動戰(zhàn)爭,對臺動武的關鍵,仍然是對岸認定和平統一已無希望。

島內對大陸好評創(chuàng)新高

調查發(fā)現,兩岸民間持續(xù)維持緊密互動關系,島內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好評上升到43.5%,創(chuàng)七年調查新高。

臺灣民眾對大陸人民印象

島內民眾對于大陸人民的觀感,雖然正負印象評價分歧,但好評明顯增加。對大陸民眾印象不佳者由去年的50.5%降為44.8%,覺得印象不錯的比率則由36.7%增加到43.5%,好評為歷次調查新高。

島內民眾對于大陸民眾持有的負面印象,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有27%民眾對于大陸民眾的不文明行為印象最差,其他的負面印象還包括強悍霸道、炫富、自私、不衛(wèi)生等,但比率都不超過7%。

至于好印象部份,則有民眾稱許大陸民眾和善、積極、率直豪爽、熱情親切、有同胞愛等,但比率皆低于5%。

《聯合報》“兩岸關系年度大調查”自2010年開始,每年定期追蹤臺灣民眾對于兩岸關系的看法。這次調查于2016年8月31日至9月9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1004位成年人,另有752人拒訪;在95%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3.1%。調查是以臺灣地區(qū)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臺灣地區(qū)20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包道格:美國不會跟臺灣說再見

相較臺灣政府機構不愿多談,島外所謂專家對《聯合報》積極表態(tài),特別是美日兩國學者都顯露出意欲插手臺灣事務的企圖。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表示,民進黨過去兩次選舉主張的“維持現狀”,并未在經濟成長、就業(yè)機會以及某些方面的“國家尊嚴”上證明令人滿意,支持度下降是自然的結果。

不過,包道格還是強調,“美國絕不會向臺灣說再見”。他聲稱,蔡英文在執(zhí)政前100天,面對中國大陸謹慎且不挑釁,并向美國展現尊重,美國沒有理由調整政策。

華盛頓智庫“國際評估暨戰(zhàn)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聲稱,大陸在民進黨與國民黨政府時,都準備對臺發(fā)動戰(zhàn)爭,“解放軍不在乎臺北由誰執(zhí)政”。

與包道格論調相同,費學禮也重申,美國不會改變對臺政策。他聲稱,美國最根本利益是臺灣保持自由,不受解放軍入侵與中國大陸的脅迫;為了讓臺灣能發(fā)展與強化其年輕的民主,也許最好幫助臺灣發(fā)展民主文化的方式,是尊重臺灣民主法治程序下的“國家決策”。

日本法政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福田圓表示,臺灣民眾認為兩岸關系緊張同時,對可能發(fā)生戰(zhàn)爭的認知卻沒變化,非常有趣;在“統獨”方面,主張統一的比例微幅提升,但主張獨立比例沒有下降,顯示民眾雖抱持危機感,卻沒有改變對兩岸發(fā)展的主張。

日本防務省防衛(wèi)研究所中國研究室主任研究官門間理良聲稱,臺灣民眾對軍事緊張感一直很高,但并未因此感到不安;整體看來,民眾思考政權輪替對兩岸關系的影響顯得很冷靜,且有將中國大陸當成一般對象(“國與國”)來思考的現象。

日本慶應大學綜合政策學院教授加茂具樹表示,相較于日本社會,臺灣民眾到中國大陸的觀察更為理性,令人意外;民調顯示民眾的不安感并沒有增加,也不認為兩岸會發(fā)生戰(zhàn)爭,顯示臺灣民眾對兩岸關系發(fā)展并不是完全悲觀。

對于上述類似說法與行徑,中國外交部此前曾多次表態(tài)稱,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臺灣地區(qū)只能同美國保持民間、非官方關系,堅決反對任何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的行徑;臺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敦促日本妥善處理日臺關系,要求日方切實恪守《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的有關原則。

(綜合/觀察者網 馮雪)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