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城市交流如何延續(xù) “擋槍”的柯文哲值得蔡學習
2016-08-25 18:58:59 來源: 中國臺灣網
0瀏覽 評論0條
兩岸城市交流如何才能延續(xù)(看臺絮語)
在臺當局未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上海與臺北的“雙城論壇”還是登場了。兩岸城市交流該不該進行?臺灣其他縣市能否照“雙城”模式跟進?對這些問題,需辯證看待。
島內政權輪替,導致兩岸交流大環(huán)境生變,當然影響到兩岸城市交流。但是,城市交流不等同于兩岸官方互動,臺當局未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直接后果是國臺辦與陸委會、海協會和?;鶗穆撓抵袛?,而并不決定城市交流的存廢。
國民黨執(zhí)政的8年,兩岸交流有“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城市交流暢通無阻,連民進黨執(zhí)政的縣市比如高雄都可參與,甚至都不需要高雄市長說出“九二共識”4字。但是,現在的兩岸關系呈不確定狀態(tài),兩岸城市交流就被迫縮緊,有了附加條件。
本屆“雙城論壇”之所以仍能舉辦,是因為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曾說出“理解并尊重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堅持”、“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兩岸一家親”等語,雖然并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但至少傳達了兩岸親情的善意。柯文哲是無黨籍人士,所以大陸對他的表態(tài)可以從寬理解,讓他輕騎過關。
從臺當局執(zhí)政3個月的表現看,已難指望臺當局還會就兩岸關系補交令大陸滿意的答卷。但兩岸得來不易的成果不能一朝毀棄,兩岸人民的福祉也不能因民進黨在城門放火而成了遭殃池魚。所以兩岸正式溝通聯系機制雖然已斷,但民間交流不能斷。兩岸城市交流這種介乎民間交流和官方交流之間的交流方式,大陸將盡量予以保留。這是“雙城論壇”得以延續(xù)的大背景。
不過,桃園市與重慶原本定期舉辦的“桃渝大都會論壇”已被取消,下月在高雄登場的“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大陸會不會參加也是未知數。綠營有人認為,民進黨執(zhí)政的縣市參照柯文哲模式就可延續(xù)城市交流,這種想法未免過于樂觀。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對兩岸關系的立場,在其沒有明確說出“九二共識”之前,大陸只能認為是和民進黨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綠營縣市要想進行兩岸城市交流,就必須比柯文哲有更明確的表態(tài)。
“擋槍”的柯文哲值得蔡英文學習
臺北市長柯文哲無黨無派,但他的“深綠”背景人盡皆知,特別是在還抱著“臺獨”黨綱沒放的民進黨今年重新在臺灣執(zhí)政后,臺北市與上海市的“雙城論壇”今年還能繼續(xù)在臺灣舉辦,真的可以成為兩岸間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然而,比這個萬眾矚目的“雙城論壇”更吸引臺灣媒體眼球的,卻是赴臺灣出席論壇的上海市委“統戰(zhàn)部部長”沙林海的這個“統戰(zhàn)”的身份。于是乎,許多駭人聽聞的傳聞開始在島內散布,許多“獨派”人士更是如臨大敵,他們不滿民進黨不對雙城論壇表態(tài)反對或批評,柯文哲則是意外成了箭靶,為蔡英文當局擋下許多子彈。
柯文哲聰明得很,他知道“反中”在臺灣是最大的“政治正確”,“統戰(zhàn)”則是“反中”最大的伴生詞匯,所以他便從“統戰(zhàn)”一詞入手,直接大聲地告訴臺灣民眾——“統戰(zhàn)”在臺灣被污名化了!他還說:“兩岸一家親總比兩岸一家仇好。”
這些話真是再正確不過、而且也再白話不過了,即使沒有讀過書的人,也一定能夠聽懂。只是,這些“大實話”從“深綠”的柯文哲口中說出,便成了新聞。
早就有人說得很明白了:按照憲法,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陸對臺的工作當然要服務于祖國統一的大業(yè),所有臺灣同胞和大陸親屬都是統戰(zhàn)的對象。所以,這根本不是“臺獨”人士口中的“陰謀”,而是我們正大光明進行的“陽謀”!況且,大陸也從不掩飾對兩岸和平統一的愿景,將“統戰(zhàn)”解讀為一場陰謀,絕對是對“統戰(zhàn)”別有用心的污名!
爭取和聯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對象,“統戰(zhàn)”只是一個非常“中性”的用詞,它只是一種手段而已。放眼國際,那么多的縱橫捭闔,不都是“統戰(zhàn)”嗎?怎么到了“臺獨”分子這兒,“統戰(zhàn)”就變得“里外不是人”了?還不可觸及了?其實,他們污名化“統戰(zhàn)”,不過就是為了不讓大陸靠近并揭露自己找一塊遮羞布而已。
其實,柯文哲身上的很多特質,都值得蔡英文好好學習。比如他的堅定與彈性,比如他的草根、接地氣性。畢竟,兩岸和平發(fā)展是臺灣的民心所向,蔡英文總不能永遠這么跟民意對著干吧?(中國臺灣網網友:小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