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之父”廈門故居年底修繕 有200多年歷史(圖)
2016-08-06 10:28:43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條
同安盧戇章故居修繕方案出爐。
創(chuàng)制了近代中國第一套漢字拼音方案的“拼音之父”盧戇章是同安的驕傲。在同安古莊大社里,至今還保存著他的一座故居。歷經(jīng)200多年歲月的洗禮,這座古民居出現(xiàn)了瓦片缺損、墻體脫落等問題。昨日,記者從同安區(qū)大同街道辦事處獲悉,盧戇章故居修繕保護工作已納入今年同安區(qū)“共同締造”項目,同安區(qū)將投入150萬元修繕盧戇章故居,預(yù)計年底可動工。
古民居有200多年歷史
根據(jù)《同安文物大觀》記載,盧戇章故居建于清朝早中期,為兩落大厝帶雙邊護布局的古厝,由門廳、下房、天井、櫸頭、大廳、大房、后軒、過雨廊、護厝天井、東西護厝組成,總面寬24.5米,深20.5米,北側(cè)古井1口。昨日,記者來到該故居看到,部分墻體已經(jīng)脫落,地上部分紅磚已經(jīng)下陷,桌子、門柱等木制品已經(jīng)因為蟲蛀、雨淋等原因慢慢朽化,右墻上掛著的盧戇章本人的圖像也積滿了灰塵。
但仔細觀看不難發(fā)現(xiàn),盧戇章故居整體前低后高、端莊典雅,民居光線充足,雕刻精美。
“盧戇章故居距今至少有200年歷史,是閩南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名人故居,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不言而喻。”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表示。
將投150萬元修繕
去年下半年,同安區(qū)大同街道辦事處、文體等部門啟動對盧戇章故居的保護工作。
“今年該古民居已納入同安區(qū)‘共同締造’項目,修繕投入資金約150萬元。”大同街道黨工委書記江慶生介紹。“一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古莊社區(qū)老村主任盧鍛煉表示,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下,此次修繕將對盧戇章故居采取全揭頂、原狀整修及重點修復(fù)等技術(shù)手段,排除影響盧戇章結(jié)構(gòu)安全的各種威脅因素,整治影響盧戇章故居歷史風(fēng)貌的后期改建。
古莊村還將提升盧戇章故里周邊道路景觀。其中,在前往盧戇章故居的路口建一座高8.14米的路口牌坊,增設(shè)盧戇章雕像,新建環(huán)保透水路面,增加綠化及景觀小品。未來,盧戇章故居將被打造成拼音博物館、盧戇章書院,成為青少年科普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guān)閱讀
- (2015-09-28)廈門雙胞胎兄弟考上同一軍校 為考軍校堅持鍛煉
- (2015-09-28)廈門海滄一男子夢中猝死 疑是因喝酒過量致死
- (2015-09-28)廈門一公司污水超標783倍竟直接排放 老板被捕
- (2015-09-29)臺風(fēng)超級月亮推高天文大潮 廈門變身東方威尼斯(組圖)
- (2015-09-29)廈門一女子上山采野果 耳朵成了蜘蛛的“盤絲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