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王丹一遺體告別 最年長退休常委宋平為何送花圈?

2016-08-03 07:43:38 來源: 新京報

0瀏覽 評論0

原標題:最年長退休常委宋平為何向這位逝者送花圈?

在近兩年去世的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和重要社會人士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宋平很少送花圈,王丹一算是少有的幾人之一。

7月29日,97歲老紅軍王丹一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10天前的7月19日,王丹一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

“政事兒”注意到,王丹一生于1919年,1938年入黨,戰(zhàn)爭年代先后在中宣部、中央黨校等部門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她曾在中組部組織指導處、黨員管理處、基層處任組織員、巡視員,在中央黨校政策研究室任支部委員。文革期間受到?jīng)_擊,恢復工作不久就于1982年離職休養(yǎng)。

不過,自1966年以來,王丹一一直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她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的夫人,50年來一直從事“艾思奇思想”的研究,主持出版了《艾思奇文集》兩卷本、560萬字的《艾思奇全書》八卷本等一系列著作。

七常委、三任前總理及宋平送花圈

王丹一的遺體告別儀式規(guī)格很高。

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七常委,劉延東、劉奇葆等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鵬、朱镕基、溫家寶三任前總理,還有宋平、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等退休常委,都送了花圈。

“政事兒”注意到,在近兩年去世的省部級以上領導及重要社會人士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宋平很少送花圈,王丹一算是少有的幾人之一。

王丹一曾在中央黨校工作多年。此番王丹一遺體送別儀式,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副校長趙長茂,到現(xiàn)場哀悼送別。

現(xiàn)場送別王丹一的還有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朱佳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肖裕生少將,目前擔任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的馬文瑞之子馬曉文。

王丹一原名王珠鳳,江蘇金壇人,1944年7月與艾思奇結(jié)婚。艾思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1949年以前曾被稱為毛澤東的“哲學顧問”。抗戰(zhàn)前后,艾思奇的著作《大眾哲學》曾一連發(fā)行32版,很多青年都是讀過《大眾哲學》,下決心到延安參加革命。所以《大眾哲學》被評價為“一卷書雄百萬兵”。

艾思奇與王丹一在頤和園

艾思奇被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第一人”。而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要學哲學、用哲學,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據(jù)《廣州日報》報道,蔣介石和蔣經(jīng)國的高級幕僚馬壁拜訪王丹一時曾說,蔣介石在臺灣總結(jié)失敗教訓時曾不止一次說過,“我們和共產(chǎn)黨的較量,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失敗,也是人心上的失敗。比如共產(chǎn)黨有艾思奇的《大眾哲學》,你們怎么就拿不出來。”

1966年,艾思奇因病逝世,享年56歲。此后,受鄧穎超、李培之等人的囑托,王丹一開始整理艾思奇的遺留文稿。這對于王丹一來說,是一個艱難的任務,1953年,因手術事故致神經(jīng)受到傷害,王丹一身患多種疾病。

“政事兒”注意到,1966年4月23日,鄧穎超曾給王丹一寫信,關心王丹一的身體,“收悉你(王丹一)上月三十一日的信,知道你能正確地對待艾思奇同志病逝的遭遇,我很感安慰”,鄧穎超寫道:“聽說你的身體也多病,近來是否好些?還接醫(yī)生給你注射嗎?氣候已漸轉(zhuǎn)暖,你居住的環(huán)境,適合你多抽空散散步,適當增強體力的鍛煉,這樣,你會更快地健康起來的”。

盡管身體條件欠佳,但王丹一一直堅持工作,主持出版了《艾思奇文集》兩卷本、560萬字的《艾思奇全書》八卷本等一系列著作。她多次對來訪的親友、晚輩說:“我的養(yǎng)生法是帶病延年呀。”

2015年8月,在廣州舉行的南國書香節(jié)活動現(xiàn)場,相關人員向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介紹了一本線裝書——《艾著〈哲學與生活〉摘錄》。這本書是毛澤東寫給艾思奇的一封書信和對艾著的摘錄,書信手稿是王丹一的多年珍藏,王丹一還為該書寫了序,并簽名。

宋平近年為哪些逝者送過花圈?

“政事兒”注意到,送花圈等形式向王丹一逝世表示哀悼的黨和國家現(xiàn)任和前任領導人名單中,出現(xiàn)了宋平的名字。

宋平生于1917年,現(xiàn)已99歲高齡。他是目前最年長的退休常委,早在1989年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就與江澤民和李瑞環(huán)一同被增補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公開履歷顯示,宋平1938年就來到延安,戰(zhàn)爭年代曾任中共中央黨務研究室秘書,中共中央南方局學習秘書,新華社重慶、南京總分社負責人,還曾擔任周恩來的政治秘書。建國后,宋平歷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委書記、中組部部長等職。

“政事兒”注意到,文革結(jié)束后,在“真理標準大討論”中,時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的宋平是最早一批反對“兩個凡是”的省部級官員,也是第一批推廣“包產(chǎn)到戶”的省領導,因此宋平被稱為鄧小平的“老伙計”。

宋平也素有“人才伯樂”之稱,曾舉薦胡錦濤。

據(jù)《南風窗》報道,宋平1977年開始擔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時,于1968年進入水電部甘肅劉家峽工程局房建隊勞動的胡錦濤已經(jīng)在甘肅待了9年。1979年,宋平到甘肅省建委親自主持座談會,時任甘肅省建委設計管理處副處長的胡錦濤出面匯報。“胡錦濤條理簡要、數(shù)據(jù)清楚的發(fā)言與眾不同。當宋平問起一些方向性問題時,胡錦濤的觀點與建議更讓宋平激賞。1980年,胡錦濤出任甘肅省建委副主任。”

《人民日報》旗下雜志《環(huán)球人物》報道稱,“胡錦濤業(yè)務素質(zhì)過硬,為人穩(wěn)重謙虛,處事低調(diào),群眾基礎好。在舉才薦才的過程中,受到了身為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宋平的肯定和鼓勵。”

“政事兒”發(fā)現(xiàn),卸任黨和國家領導人職務以來,宋平向來低調(diào),公開露面的場合不多,只有在“9.3”閱兵等重要活動時他才會和其他退休老常委一起出現(xiàn)。十八大以來,他曾通過送花圈等形式,對三位曾擔任省委書記的逝者表示哀悼。

9.3閱兵時宋平在天安門城樓上

這三位逝者分別是青海省委原書記黃靜波、陜西省委原書記白紀年、湖北省委原書記關廣富。

“政事兒”注意到,宋平曾表示,艾思奇《大眾哲學》一書對他的人生有重大影響,“我最早接觸艾思奇同志的著作,是開始走上革命道路的時候。當時,讀了《大眾哲學》。這本書將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動的事例之中,通俗易懂,使我從中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

“政事兒”撰稿:新京報記者 王姝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