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雷洋案足浴一條街昌平龍錦三街 16家招牌全拆(圖)
2016-05-11 15:52:00 來源: 封面新聞
0瀏覽 評論0條
有幾家保健店牌子沒了,但簾子還在。網(wǎng)絡(luò)資料
“白天都關(guān)著門,你看不出來有什么情況的,晚上就比較熱鬧了,那些按摩女就坐在門口招呼。”龍錦苑東五區(qū)一位秦姓婆婆見封面新聞記者拍照,上前:“你是記者嗎?你早幾天來就能看見有多熱鬧,現(xiàn)在警方都讓關(guān)門了”。她說,這兩天到小區(qū)的媒體很多,雷洋的事,大家也都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早就該好好整治了”。
“今天早上6點過緊急拆招牌,來了幾輛警車,全是穿制服的,拆了一個多小時呢,把每家足療店的招牌都拆了。”她補充道。
封面新聞記者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這些足療店門上的字果然有刮痕,但因張貼時間長,這些刮痕并不影響對字的辨識,周圍廣告燈箱上也有新鮮的被破壞的痕跡。
保健中心牌子被拆,但字樣還能辨識。網(wǎng)絡(luò)資料
保健中心牌子被拆,還剩下一個“健”字。網(wǎng)絡(luò)資料
足療店存在4年,“有整治還能出雷洋這事?”
2007年,龍錦三街附近的龍錦苑小區(qū)陸續(xù)交房,曾經(jīng)荒蕪的地方逐漸有了人氣,小區(qū)居民來自四面八方,有北京市區(qū)的,也有來自通州和河北的。
從河北搬到這里的廖大爺今年69歲,是第一批住進龍錦苑的住戶。 “2007年的時候,這里很清凈的,也沒有足療按摩店。”他回憶,當時街邊開得最多的就是商店、五金店和餐館。后來,因為油煙大,居民多次投訴后,餐館被關(guān),才逐漸有了按摩店。
“就是最近這三四年,雨后春筍一樣,一家接一家地開起來。”廖大爺對這些按摩店似乎很反感,語氣怨怒,“一看就是有問題的,真正的足療、按摩,你拉個簾兒干嘛?門口坐的那些女的,穿那么暴露干嘛?”
坐在廖大爺旁邊的謝大爺干脆說:“你說的都是廢話,誰不知道這些店有問題?”
既然有問題,而且又開了那么多家,警方為何不整治處理?對于這個問題,廖大爺呵呵一笑,反問:“如果有整治,還能出雷洋這事?”
正說著,幾位帶著紅袖標的大媽上前,阻攔廖大爺,“不知道就不要亂說”。此后,但凡記者跟居民聊天,幾位大媽都會上前插話,讓居民不要隨便接受采訪。
居民很疑惑:為何只抓嫖客,不取締足療店?
事實上,早在2005年,北京昌平警方就在東小口鎮(zhèn)開展過整治賣淫嫖娼工作。
據(jù)北京媒體報道,2005年06月23日,昌平公安出動百余警力,在東小口派出所轄區(qū)內(nèi)的中灘街打擊賣淫嫖娼違法。當時這條街共有22家足療店營業(yè),當天的行動,警方共抓獲涉案人員20人,其中賣淫女有17人,查封無照經(jīng)營發(fā)廊22家;收繳漁叉、鐵鏈和匕首7把。
對于這些行動以及最近幾年東小口派出所對龍鱗錦三街賣淫嫖娼行為的打擊,小區(qū)其他居民并不贊同廖大爺“有整治還能出雷洋這事”的說法。
同樣從2007年就搬進龍錦苑小區(qū)居住的林女士便說,警方一直都在開展打擊工作,隔三差五就能看到警車停在龍錦三街,也能聽到有嫖客被抓的消息,但令她疑惑的是,為何嫖客被抓被罰款,足療按摩店卻依舊開門營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