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癡呆老人散步走丟 路人警民接力將阿婆送回家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7月6日訊 天熱,昨天早上6點多,租住在市區(qū)江南街道的72歲的陳阿婆出門散步,走著走著就迷路了。
2小時后,陳阿婆在晉江池店被市民發(fā)現(xiàn),并報了警。
可是,因為阿婆說的是方言,要想找到回家的路和家人,并不是分分鐘的事。
急得團團轉(zhuǎn)的阿婆能回家,少不了一連串的熱心之舉:路人報警、民警尋找、救助站照看、方言志愿者連線……昨天下午4點多,陳阿婆見到了趕來接她的兒孫們。
派出所里 阿婆吃不下飯 急得直拍腦袋
昨天早上6點多,陳阿婆出門散步。誰知,兩小時后,她出現(xiàn)在約兩公里外的晉江池店華洲水果市場附近。
當時,黃先生剛好路過,陳阿婆來問路,雖然聽不懂,但看到阿婆急得原地來回轉(zhuǎn)圈,他猜阿婆可能迷路了,就報了警。
五六分鐘后,池店派出所民警來了。面對阿婆一連串的方言,泉州人蔡警官也摸不著頭腦,只大概聽到“大田上面”、“雞爪”、“兒子阿貴”幾個字眼。
民警又聯(lián)系附近唐厝村村干部,找到幾個三明籍工人,但也問不出頭緒。不過這次,阿婆比劃出雞爪的造型,說“兒子阿貴賣雞爪”。
附近剛好有個農(nóng)貿(mào)市場,民警開車帶著阿婆繞了三四圈,都沒看到賣雞爪的,一問才知,賣雞爪的都要下午四五點才來擺攤。
在派出所,民警打來飯菜,阿婆搖頭說吃不下,還一直用手拍打自己的腦袋和胸口,不停地嘆息。
民警拍了阿婆的照片,用A4紙彩印了100多張尋人啟事,叫附近村的聯(lián)防隊員散發(fā)。由于照顧不了,民警先將阿婆送到晉江救助站。
晉江救助站
連打兩小時電話
找到阿婆兒子
晉江救助站,5名社工、方言志愿者正在值班。
一聽這情況,三明尤溪女孩、方言志愿者小陳試圖與陳阿婆對話,可因三明各縣方言差距較大,聽不太懂。
小陳接連打了幾個電話,找到兩個大田的同學,幫忙與阿婆溝通。電話里,聊了快半個小時,終于問到了一些核心信息:阿婆姓陳,家在大田縣梅山鄉(xiāng)高泉村,二兒子阿貴在鯉城江南街道賣雞爪。
一旁,社工小許也在幫忙打電話,通過114找到鄉(xiāng)政府,要到村支書電話,才知高泉村是阿婆的娘家,阿婆嫁到了同鎮(zhèn)的璞溪村。向璞溪村支書一打聽,還真有這么一個人,甚至問到了陳阿婆的名字,還要到了阿貴的手機號。前后大概花了兩小時。
一聽找到阿貴了,陳阿婆的嘴角立馬有了笑容,這才變得很“配合”。
家人趕來
老年癡呆五六年
多虧遇到好心人
每天傍晚到夜里,兒子阿貴就在江南街道一帶擺攤賣雞爪。
昨天,醒來后不見母親,阿貴聽鄰居說,只看到阿婆一大早出門了,沒看到回來。于是,阿貴趕緊打電話告訴在石獅的三弟阿寶,一家十多個人分頭去找。
連續(xù)找了5小時,阿貴正有點灰心,下午3點38分,他的手機響了,是社工小許打來的。
得知母親的下落,阿貴開車往晉江救助站趕。三兒子阿寶更快,最先趕到救助站。
“這么多好人幫忙,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了。”阿寶說,從五六年前起,母親就有點老年癡呆了,所以兄弟倆就將她帶來泉州,平時跟阿貴一家生活在一起。這幾年,陳阿婆的老年癡呆越來越嚴重了。
“要是把母親弄丟了,賺再多的錢也沒用啊!”隨后趕到的阿貴激動得見人就遞煙,說今后一定多陪陪老母親,不再只顧生意了。(海都記者 陳建輝 通訊員 蔡光耀 文/圖)
相關(guān)閱讀
-
-
泉州一孕婦精神障礙走丟 暫被安置在城東救助站
昨日早晨6時許,泉州車站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一名男子報警,他稱有一個孕婦精神可能有些障礙,想要去...更多
2014-06-27 09:15:07
泉州首屆“海絲·蟳埔”民俗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 再現(xiàn)祭
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人骨 為成都平原最早人骨資料
法國將拍賣1.5億年前恐龍骨架 長9米寬2.5米物種不詳
泉州新市行政服務(wù)中心進入收尾階段 公積金醫(yī)社保等
男子拍到罕見弧狀云 似巨型卷軸懸于海上(組圖)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3/20180313114252317.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3/20180313080212574.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1/20180311093525690.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11/20180311081851232.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09/20180309080251671.jpg)
![$r[title]](http://img.qzcns.com/2018/0309/2018030907593125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