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提督孫開華后裔泉州尋根 盼民間藏家分享史料
泉州古城址平面圖上,提督衙門在中山公園的位置
【清末提督孫開華】
孫開華(1838-1893)湖南慈利人。咸豐中從軍,鎮(zhèn)壓太平軍、捻軍。轉戰(zhàn)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廣東諸省間,賜號“擢勇巴圖魯”;累官至提督。光緒初,歷任福建漳州鎮(zhèn)總兵,署陸路提督。募勇成捷勝軍,治廈門、臺北防務,曾用兵后山地區(qū)。中法戰(zhàn)爭時,駐守臺灣滬尾,大敗法國侵略軍,殲敵二千余。封世職,幫辦臺灣軍務。光緒十九年卒。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6月19日訊 這個人很大牌,說出來,你不一定hold得住。
“淡水之戰(zhàn)”主帥。清末中法在臺灣淡水進行的這場戰(zhàn)斗,是當時清軍難得的一場勝戰(zhàn)。后來簽訂中法停戰(zhàn)協(xié)定時,因為淡水之勝,法國放棄了對臺灣的領土要求。
官至福建陸路提督,他的成長更是一部勵志大片:山區(qū)走出來的放牛娃,一路過關斬將,從伙夫、守備、副將到總兵、提督,死后光緒皇帝還專門為他寫祭文,寫本傳記估計得翻得人手軟。
這位大咖叫孫開華,1838年生于湖南,1893年過世。這樣一位歷史大咖,留下的史料卻不多。
昨天,熱心讀者王繼輝撥打海都熱線通說,上周六,孫開華的第六代后裔孫培厚一行人特地從湖南來閩,尋找祖先足跡,準備收集更多史料,于今年10月,赴臺灣參加中法戰(zhàn)爭130周年研討會。
您家中有人了解這位將領嗎?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和大家分享。
史料少 民間軼事見人情
隔了六代,在泉州,孫培厚和清末刑部主事王海文的后人王繼輝相見了。
為了找孫開華的資料,王繼輝翻閱了清末到民國期間的地方志書,只在《南安縣志》中找到了少量的孫開華資料。之前倒是聽得泉州講古故事里流傳著王海文與孫開華的一則軼事——
清光緒年間,每逢歲首,武官必須向皇上和慈禧祝壽,而福建因名字吉利,道賀的奏章總會被疊在最上面,表示“福壽綿延”。一年,距離皇上誕辰只有十幾天了,卻遲遲不見福建的表本,王海文連忙派遣驛馬飛奔泉州,催辦提督孫開華。
孫提督責令幕僚連夜撰寫,可幕僚存心陷害,不僅遲遲未寫,而且故意漏寫“光緒”二字。寄到都城,王海文發(fā)現(xiàn)了賀表上的漏洞,遂模仿字跡補上,為孫提督解了圍。事后孫提督借王海文回家省親的機會贈禮答謝,被謝絕。
戰(zhàn)功顯 皇帝為他寫祭文
一起來訪的,除了孫開華后人,還有湖南常德文理學院文史學院副院長、歷史學教授周星林及謝春凱老師。
海都記者昨日聯(lián)系謝老師,他介紹,不僅在福建,在老家湖南,孫開華留有的資料也不多,僅名字出現(xiàn)在族譜中。
謝老師說,原來學院只是想研究武昌起義總指揮蔣翊武,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孫開華。孫開華老家現(xiàn)在屬于張家界地域,他投奔湘軍后如魚得水,28歲到福建,54歲時終老于此。
據了解,孫開華的墓地在他的老家湖南慈利,那里原來有二龍戲珠的大牌坊,還有石質的馬、虎、羊、獅和石像生等,據說所有的石料都是從福建專門運過去的。因為他戰(zhàn)功卓著,光緒皇帝還專門為他寫祭文《祭孫提督文》。
覓足跡 走走廈門塔頭城
作為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也曾駐扎在廈門塔頭城。那里至今留有孫開華題刻的“駐軍處”三個大字,以及“同治十三年秋孫開華”等落款。
泉州文史專家吳幼雄表示,孫開華這個名字的確比較陌生,不過明清時期“提督府”在泉州是很重要的,它相當于現(xiàn)在的軍分區(qū)派出機構。當時提督府坐落在現(xiàn)在中山公園片區(qū),一直綿延到現(xiàn)在復建后的泉山門。解放初期還遺留有提督府的假山、金魚池等,后來被拆除建了體育場。現(xiàn)在能看到的,就是明清時期提督府內種下的老榕樹了,在現(xiàn)在中山公園跑道周邊,已有三四百歲高齡。
(海都記者 吳月芳)
相關閱讀
-
-
2014年菲律賓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泉州營閉營
據中國華文教育網站消息,2014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福建泉州營,在中菲華裔...更多
2014-05-21 15:04:14
-
-
許世經率86名印尼永春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成員返鄉(xiāng)尋根
印尼華裔總會總主席、印尼閩南同鄉(xiāng)會會長、印尼永春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會長許世經,日前率領印尼永春同鄉(xiāng)聯(lián)...更多
2014-05-15 18:05:04
-
2014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泉州營開營
2014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福建泉州營”活動在泉州南少林國際學校舉行開營儀式。更多
2014-05-09 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