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和午餐午休工程
2021-07-15 10:28:33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200多天,在車管所舊址上,一所48個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拔地而起;8月,翔安區(qū)第六實驗小學將遷入新址,辦學規(guī)模擴至36個班,可提供1620個學位;在廈門六中初中部,2000余名學生已享受課后延時服務,約占該校初中部總人數(shù)的91.3%……
近年來,聚焦群眾關心的島內(nèi)外教育不均衡、學位不足等問題,廈門市委教育工委持續(xù)推動補短擴容行動,滿足群眾對“有學上、上好學”的需求,并探索開展“廈門模式”的課后延時服務和午餐午休工程,真切為群眾排憂解難。
補短擴容 名??鐛u
解“有學上、上好學”之難
上午9時許,在位于湖里區(qū)枋湖路原車管所地塊,工人們正在烈日下緊張施工。今年9月即將正式招生的梧桐實驗學校已基本建成。
梧桐實驗學校正是奔著解決“入學難”問題給出的一劑“良藥”。
住在附近水晶森林小區(qū)的居民林榮東說,梧桐實驗學校距離他家只有300米,以后孩子上學可以少走好幾個路口,非常便利。
湖里區(qū)教育局局長吳雪慧介紹說,到2025年,湖里區(qū)將建成約20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約7200個;計劃建成義務教育學校13所,預計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約2.7萬個。
目光投向廈門島外,教育均衡在一個個具體項目的推進中變得更加可感。
在翔安區(qū)第六實驗小學的新校址,記者看到,一棟棟嶄新的建筑在藍天綠樹的襯托下格外亮眼。該學校將在8月份正式搬遷至新址。
去年10月,該學校從一所僅有300多人的農(nóng)村完小——歐厝小學晉升為區(qū)直屬小學,辦學質(zhì)量也得到大大提升——翔安區(qū)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全國骨干校長劉楊擔任校長,配備廈門專家型教師擔任副校長,學校還迎來了10余位名校名師。
劉楊告訴記者,新學校擬開辦36個班,可提供1620個學位,校園內(nèi)建設了創(chuàng)客中心、成長文化中心、藝術中心、健體中心等。不僅硬件更“硬”,更值得關注的是,學校還將深化和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合作,在其引領下,加強辦學特色,提升辦學質(zhì)量。
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說,今年,廈門計劃建成48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學位5萬個。截至5月底,已建成22個,新增學位數(shù)2.2萬個。雙十中學翔安校區(qū)初中部、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qū)、實驗小學翔安校區(qū)將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進一步促進島內(nèi)外教育均衡發(fā)展。
課后延時 午間配餐
解決學生和家長后顧之憂
上午11時,第一輛餐車駛入廈門六中初中部,配餐公司和學校工作人員合力分運餐食。學生們還在聽課的同時,約1800份午餐已被陸續(xù)配送至各班門口。12時整,下課鈴響,學生們排隊領取午餐,回到教室用餐——這是剛剛結束的學期中,每天都在廈門六中上演的場景。
“我的爸媽是雙職工,上小學的時候,每天爸媽都要從單位趕回家做午飯,現(xiàn)在我的午餐都在學校里解決,爸媽省去了很多麻煩,也很放心。”六中學生黃晶靈說,學校還開展了課后延時服務,可以做功課并且有老師輔導,還能參加各類社團活動。
目前,廈門六中初中部的2218名學生中,享受午間課后延時服務的學生占了91.3%,在學校統(tǒng)一用午餐的學生約1800人,全體教師都參與午間管理工作。
廈門六中副校長李志東介紹說,學校根據(jù)家長提出的解決學生中午就餐問題的需求,專門成立了膳食委員會,經(jīng)過公開招標確定配餐公司,還實行了中層領導陪餐制和家長陪餐制,并動員家長參與配餐的監(jiān)督和管理,力求為學生提供放心、優(yōu)質(zhì)的配餐服務。
據(jù)悉,從2018年起,廈門就按照試點先行、穩(wěn)步推進的原則,推進小學和幼兒園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目前,接受課后延時服務的中小學生有31.6萬名,涉及395所中小學校,覆蓋全市約94%的中小學校,學生參與率約63%。
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說,今年廈門將繼續(xù)推進課后延時服務和午餐午休工程,結合實際,并借鑒其他地市做法,進一步采取包括完善收費政策、拓展特色項目、推行午餐午休工程等措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