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墓”設立文物保護牌 吳升巡視三沙力證主權
2021-07-05 16:29:19 來源: 廈門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在本報多年呼吁推動下,近日,位于同安區(qū)五顯鎮(zhèn)四林村莊自然村山丘上的“提督墓”正式設立文物保護牌,“四林黃提督墓”被同安區(qū)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為同安區(qū)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
黃提督名黃升(也稱吳升,乾隆版《泉州府志》記載:吳升,字源澤,同安人,本姓黃)。四林黃提督墓墓亭中石碑上滿漢文對照的御制文,褒揚了這位“清代巡視三沙群島的第一人”。
本報多年持續(xù)呼吁推動 “提督墓”列入文保單位
“太感謝晚報了,你們是一家有文化擔當和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經過你們這么多年的呼吁、推動,提督墓被列入文保單位了。”黃升后人黃曙光第一時間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對本報曾刊登“提督墓”系列報道表示感謝。
2012年11月14日,本報以《巡視三沙群島第一人是同安籍提督吳升》為題,第一次關注吳升墓墓碑重立及其歷史功績;2016年7月23日,本報以《一塊花崗巖匾額揭秘一段歷史》為題,再次關注吳升墓墓道坊匾額的失而復得,及其背后的史實;2016年12月13日,本報以《同安清代提督墓龜趺昨發(fā)掘出土》為題,關注吳升墓御制碑亭的發(fā)掘。“媒體的持續(xù)發(fā)聲,讓這位提督維護中國南海主權的歷史功績沒有被時間湮沒。”黃曙光說。
清嘉慶版和民國版《同安縣志》均記載:吳升本姓黃,(同安)城內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泉州府志》記載了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間,時任廣東水師副將吳升巡視南海的史實。吳升巡視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一方面是自宋代以來我國水師不間斷實施管轄的延續(xù),另一方面其巡視范圍較之以前有所擴大、職責更加明確。
率中國水師巡視三沙力證主權
朝廷御制詩章表彰其功績
吳升的壯舉,《同安縣志》也有相關記載。“吳升當年巡視三沙的壯舉,使他成為我國宣示南海主權的代表人物。”地方史專家顏立水說,吳升率中國水師巡視南海宣示主權,明確地載于史志,說明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據(jù)了解,因巡視南海壯舉,在有關中國南海主權的文章中,吳升的名字屢屢被提及。清代同安,統(tǒng)計提督軍務至二十多人,不少水師提督親自到“三沙”進行海防巡視,而第一個巡視“三沙”的,是提督吳升。他率中國水師巡視三沙群島,力證我國在清朝時就對南海行使主權。
吳升率中國水師巡視南海宣示主權是其人生的高光時刻??滴趿?1721年),吳升移鎮(zhèn)泉州,任福建陸路提督。雍正二年(1724年),恩加太子少傅,雍正四年(1726年)致仕。雍正六年(1728年)卒,加贈太子太保(從一品),賜謚“勤恪”。
去世前,吳升“深念木本水源”,上書朝廷要求恢復為黃姓,朝廷準其所請。卒后,雍正皇帝還賜其“封塋碑文”,碑文即稱其為“黃升”,并提到他曾“佐粵中之鎮(zhèn)”,即指其曾任廣東水師副將。墓葬在同安縣長興里梨山保莊上,俗稱“提督墓”。同安籍提督吳升逝世后,雍正皇帝賜御制詩章,欽賜祭葬,贊其“偏裨遵節(jié)制,疆宇籍綢繆”的功績。(記者 黃文水 黃曙光)